元代康进之《李逵负荆》第四折,“管教他瓮中捉鳖,手到拿来。”象放在瓮中的鳖,伸手便可以捉住。比喻在掌握之中。偏正 比喻要捕捉的对象已在掌握之中,探手可得。形容十分有把握。元·康进之《李逵负荆》4折:“
故:事故,指丧亡或其他灾祸。玉:玉制品。古人因其晶莹温润,象征人的美德,常用以制作礼器或饰物。 古代礼俗,君子如不遭逢不幸事故,总要随身系带玉佩。语出《礼记.玉藻》:“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君子于玉比
晋.裴启《语林》:“商则任廪丘尉,性廉洁,县令、丞多贪。因宴会舞,令、丞舞皆动手,尉则回身而已。令问其故,则曰:‘长官动手,赞府亦动手,尉更动手,百姓何容活耶?’人皆大笑,嘲曰:‘令、丞俱动手,县尉止
源见“三鳣集”。谓登公卿高位。南朝梁简文帝《司徒始兴忠武王诔》:“三鳣表服,二鹿随轮。”
同“鹊桥”。清周亮工《己丑佟怀东斋中分得麻姑降蔡经家》诗:“未能控鹤分麟脯,顾见牵牛渡鹊梁。”【词语鹊梁】 汉语大词典:鹊梁
同“不二法门”。唐姚合《寄不疑上人》诗:“是法修行遍,方栖不二门。”元方回《赠刊工程礼》诗:“镂金镌石切瑶琨,深入诗家不二门。”【词语不二门】 成语:不二门汉语大词典:不二门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伊尹负鼎而勉汤以王,百里奚饭牛车下而缪公用霸,作先合,然后引之大道。驺衍其言虽不轨,傥亦有牛鼎之意乎?”后以“牛鼎之意”指争王图霸的远大抱负。明归有光《与沈敬甫》之七:“《水
指直不疑被冤诬盗金之故事。后以此典称赞人能宽容忍让;或指人遭诬蒙冤。直不疑,西汉南阳(今河南南阳)人,汉文帝时任郎(帝王侍从)官。有一次,与他同住的一个人告假回家,误将另外一个人的金带走。金主人发觉后
《晏子春秋.杂下十八》:“婴闻之: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后用“千虑一失”指聪明人即使反复考虑,也难免会有失误。清俞樾《春在堂随笔》卷五:“著书之家,千虑一失,往往有之。”见“智者千
源见“苏武节”。比喻历尽艰难岁月。元揭傒斯《陵台晚眺》诗:“徒闻组练三千士,不见风霜十九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