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离娄上》:“孟子曰:‘不仁者可与言哉?安其危而利其灾,乐其所以亡者。不仁而可与言,则何亡国败家之有!有孺子歌曰:‘沧浪(水名)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孔子曰:‘小子听
茹( ㄖㄨˊ rú ):吃。 软弱的也不吃掉,坚硬的也不吐出。 比喻不凌弱畏强,欺软怕硬。语出《诗.大雅.烝民》:“人亦有言,柔则茹之,刚则吐之。维仲山甫,柔亦不茹,刚亦不吐。不侮矜寡,不畏强御
同“什袭”。宋杨万里《三辰砚屏歌》:“怀璧未为罪,借书未为痴,公当十袭古锦帊,如何传玩十手把,不防夜半有力者?”【词语十袭】 汉语大词典:十袭
《三国志.魏书.胡质传》:“子威嗣。……威,咸熙中官至徐州刺史”。南朝宋.裴松之注引《晋阳秋》:“威字伯虎。少有志尚,厉操清白。质之为荆州也,威自京都省之。家贫,无车马童仆,威自驱驴单行,拜见父。停厩
同“守株待兔”。《后汉书.张衡传》:“世易俗异,事埶舛殊,不能通其变,而一度以揆之,斯契船而求剑、守株而伺兔也。”宋黄庭坚《送张沙河游齐鲁诸邦》诗:“守株伺投兔,岁晚将何获?”
同“雷轰荐福碑”。明周履靖《锦笺记.昼锦》:“本待个风便归程趱,倒讨得个雷轰碑字残。”【词语雷轰碑字残】 汉语大词典:雷轰碑字残
同“荆衡杞梓”。《南史.庾域传》:“梁文帝为郢州刺史,辟为主簿,叹美其才,曰:‘荆南杞梓,其在斯乎!’”【词语荆南杞梓】 成语:荆南杞梓汉语大词典:荆南杞梓
《公羊传.隐公元年》:“桓公幼而贵,隐公长而卑。桓何以贵?母贵也。母贵则子何以贵?子以母贵,母以子贵。”《公羊传》中有“子以母贵,母以子贵”的话。在奴隶制乃至封建制贵族上流社会中,儿子因母亲的亲族社会
源见“梅花妆”。指华贵入时的妆扮。宋韩元吉《菩萨蛮.腊梅》词:“分明篱菊艳,却作妆梅面。”
宋.郑文宝《江表志》卷上《李昪传》后附:“申渐高(五代时吴国人,事杨溥为乐工,常吹三孔笛,卖药于广陵市,时关司敛聚繁,商人苦之)尝因曲宴。天久无雨,烈祖(即南唐开国主李昪,当时为吴中书令。)曰:‘四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