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沧海横流

沧海横流

范宁《〈穀梁传〉序》:“孔子睹沧海之横流,乃喟然而叹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晋书.王尼传》:“尼早丧妇,止有一子。无居宅,惟畜露车,有牛一头,每行,辄使子御之,暮则共宿车上。常叹曰:‘沧海横流,处处不安也。’”后因以“沧海横流”为时世动乱、不得安宁之典。唐刘长卿《登吴古城歌》:“黄池高会事未终,沧海横流人荡覆。”宋陆游《秦皇酒瓮下垂钓赋》诗:“沧海横流何日定,古人复起欲谁归?”


主谓 大海的水往四处奔流。比喻政治混乱,社会动荡不安。语出晋·袁宏《三国名臣序赞》:“沧海横流,玉石同碎。”郭沫若《满江红》:“~,方显出英雄本色。人六亿,加强团结,坚持原则。”△用于描写社会急剧变乱。↔歌舞升平


【典源】 晋·范宁《春秋·榖梁传序》:“孔子睹沧海之横流,迺喟然而叹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疏:“百姓散乱似水之横流,今以为沧海是水之大者,沧海横流,喻害万物之大,犹言在上残虐之深也。”南朝宋·何法盛《晋中兴书》:“王尼洛阳倾覆,避乱江夏。王澄时为荆州刺史,见尼欣然,厚供给之。尼常叹:‘沧海横流无安处。’早丧妇,止有一息,不用居宅,惟蓄露车,牛一乘,每行辄使儿御,诣人。暮则宿车上,无有定处。”《晋书·王尼传》亦载,中作“常叹曰:‘沧海横流,处处不安也。’”

【今译】晋代王尼字孝孙,因洛阳被攻陷,避兵乱而来江夏,荆州刺史王澄见到他很高兴,供给他十分丰厚。王尼常常叹息:“沧海横流,无处可以安身。”早年丧妻,只有一子,不住在屋室内,只有一辆牛车,每行让儿子驾车,去访问别人。晚上便宿在车内,没有一定住处。

【释义】 后以此典指世事动乱,无处容身,不得安居。

【典形】 沧海横流、海内横流、横流、横流沧海、满地横流、王尼车、王尼叹。

【示例】

〔沧海横流〕 金·元好问《壬辰十二月车驾东狩后即事》:“秋风不用吹华发,沧海横流要此身。”

〔海内横流〕 宋·陆游《往事》:“海内横流日,吾犹及建炎。”

〔横流沧海〕 清·丘逢甲《陈伯潜学士以路事来粤》:“横流沧海无安处,故国青山有梦思。”

〔满地横流〕 清·丘逢甲《兰西将去潮》之四:“熏天宝气功名贱,满地横流道路难。”

〔王尼车〕 清·丘逢甲 《古诗》之四:“皇皇太自苦,露处王尼车。”

〔王尼叹〕 清·顾炎武《与江南诸子别》:“诸公莫效王尼叹,随处容身足草庐。”


【词语沧海横流】  成语:沧海横流汉语词典:沧海横流

猜你喜欢

  • 丰屋之戒

    源见“丰屋蔀家”。谓高大其屋,将有覆家之祸,应引以为戒。晋袁宏《后汉纪.光武帝纪七》:“起第宅,采椽粗朴,足避风雨。常称丰屋之戒,若不修德,虽有崇台广厦,犹传舍也。”【词语丰屋之戒】  成语:丰屋之戒

  • 伯玉行年

    源见“蘧瑗知非”。指五十岁。清宋琬《浣溪沙.题余澹心五十小像》词之一:“伯玉行年非已断,少陵垂老懒逾真。冶城花月乐千春。”

  • 颔下骊珠

    源见“探骊得珠”。龙颔下的珠子。比喻极难得到的宝物。元张渥《题所翁画龙》诗:“胡为却向九渊潜,颔下骊珠光不收。”

  • 欲倾家酿

    ①刘惔倾酿

  • 栾棘

    源见“棘人”。形容孝子的哀痛。唐张说《故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梁国文贞公碑》:“剖符江表,敦谕起复,衰麻外墨,栾棘内毁。”【词语栾棘】   汉语大词典:栾棘

  • 哭秦

    同“哭秦庭”。清 丘逢甲《星洲喜晤容纯甫副使即送西行》诗:“南出终张楚,西行更哭秦。”

  • 深恶痛疾

    同“深恶痛绝”。朱自清《历史在战斗中》:“从讽刺的深恶痛疾到玩世的无可无不可,本只相去一间。”见“深恶痛绝”。朱自清《历史在战斗中》:“从讽刺的~到玩世的无可无不可,本只相去一间。”【词语深恶痛疾】

  • 篱菊

    源见“东篱菊”。谓篱下的菊花。常用为咏菊之词。唐刘长卿《九日题蔡国公主楼》诗:“篱菊仍新吐,庭槐尚旧阴。”【词语篱菊】   汉语大词典:篱菊

  • 易俗移风

    改变习俗,转移风气。晋 常璩《华阳国志.先贤士女总赞下.梓潼士女》:“其高者,则严君味道,易俗移风。”陈去病《论戏剧之有益》:“惟兹新戏,最洽人情,易俗移风,于是焉在。”参见“移风易俗”。见“移风易俗

  • 秀才村

    《北史.李裔传》:“〔李愔〕与从父兄普济并应秀才举,时人谓其所居为秀才村。”后因谓文人较为集中的居处为“秀才村”。清袁枚《随园诗话补遗》卷九:“此五人者,离随园不过二三里,老人不负住秀才村,故录之,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