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毫厘千里

毫厘千里

又作“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毫、厘:十丝为一毫,十毫为一厘,微小长度和重量单位。常用以指若有微小差误,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季振宜,字诜(shēn身)兮,号沧苇,汉族,泰兴(今江苏泰兴县)人。顺治四年(1647年)进士。初授浙江兰溪知县。顺治十五年(1658年),考选浙江道(省、府之间所设之监察区)御史。那时连年大旱,皇帝下罪己诏。季振宜当即上奏,略称:关于用人与行政方面,在将用还未用、将施行还未施行之时,如果差之毫厘,就会失之千里,两者空间微小到不能容纳一根头发。

【出典】:

清史稿》卷244《季开生传附季振宜传》9624页:“夫用人行政,其将用未用、将行未行之际,毫厘千里,间(两物相隔空隙)不容发。”

【例句】:

严复《〈天演论〉译例言》:“抑义就词,毫厘千里。” 闻一多《屈原问题》:“孙先生却把它看成先有文人,而后变成弄臣。这一来,真是‘失之毫厘,谬以千里’了!”


见“豪厘之差,将致千里”。《水浒传》97回:“若认此法便可超凡入圣,岂非~之谬!”


【词语毫厘千里】  成语:毫厘千里汉语词典:毫厘千里

猜你喜欢

  • 隆中三顾

    源见“三顾茅庐”。谓竭诚礼贤下士。宋张孝祥《水调歌头.为总得居士寿》词:“隆中三顾客,圯上一编书。英雄当日感会,馀事了寰区。”

  • 以升量石

    以小的器具来测量大的器具。比喻以浅陋揣度高深。《淮南子.缪称训》:“使尧度舜则可,使桀度尧,是犹以升量石也。”偏正 石,容量单位,汉代“石”、“斛”混用,宋代改五斗为斛,二斛为石,后以十升为一斗,十斗

  • 爨下薪

    同“爨下馀”。清赵翼《六哀诗.故相刘文正公》:“何期爨下薪,蒙赏斫焦尾。”【词语爨下薪】   汉语大词典:爨下薪

  • 出言成章

    本指口才好,脱口而出的话都成合乎规范的文章。后多用以形容文思敏捷,不用草稿。《淮南子.脩务》:“(舜)作事成法,出言成章。”亦作“出口成章”。《警世通言.王安石三难苏学士》:“此人天资高妙,过目成诵,

  • 一瓣心香

    唐.韩偓《仙山》诗:“一炷心香洞府开,偃松皱涩半莓苔。水清无底山如削,始有仙人骑鹤来。”心香,佛教谓中心虔诚,能感通佛道,如同焚香礼佛。一瓣,犹一炷。佛教禅宗长老开堂讲道,烧至第三炷香时,常说将这一瓣

  • 小儿破贼

    源见“喜折屐”。谓胜敌原在意中,不必惊喜。宋陈亮《念奴娇.登多景楼》词:“小儿破贼,势成宁向疆场。”【词语小儿破贼】  成语:小儿破贼汉语大词典:小儿破贼

  • 尊浇磊磈

    源见“酒浇垒块”。谓怀才不遇,借酒消愁。尊,同“樽”,酒杯。宋张孝忠《破阵子.北湖次唐教授韵》词:“且把清尊浇磊磈,莫为浮名愁肺肠,星星白发长。”

  • 走丸下坂

    源见“走丸”。比喻极其快速,不可阻挡。唐韦应物《易言》诗:“投石入水岂有碍,走丸下坂安得留?”

  • 桐人

    古代陪葬用的桐木做的俑。汉代桓宽《盐铁论.散不足》:“今厚资多藏,器用如生人。郡国繇吏素桑楺,偶车橹轮,匹夫无貌领,桐人衣纨绨。”【词语桐人】   汉语大词典:桐人

  • 出奇取胜

    同“出奇制胜”。《资治通鉴.后唐庄宗同光元年》:“今用兵岁久,生民疲弊,苟非出奇取胜,大功何由可成!”见“出奇制胜”。【词语出奇取胜】  成语:出奇取胜汉语大词典:出奇取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