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歧路亡羊

歧路亡羊

比喻事理复杂多变,没有正确的方向,因而找不到真理。杨朱的邻居跑失了一只羊,不但他们全家出动,而且还请杨朱的仆人也一块去找。杨朱问道,跑了一只羊,怎么要那么多人去找。邻居说,岔路太多。一会儿,人们纷纷回家。杨朱问,找到羊了吗?邻居说,没有找到。杨朱又问,怎么这么多人还没找到。邻居说,岔路上又有岔路,不知它跑到哪条路上,只好回来了。杨朱听了,深有感触,脸色严峻,半晌不说话,整天不露笑容。他的学生们觉得十分奇怪,问他,羊是不值钱的家畜,又不是你的,而你却为此而影响情绪,为什么?杨朱仍不回答,学生们不知如何是好。他的学生孟孙阳出来后把此事告诉了心都子。过了几天,心都子与孟孙阳一起去见杨朱,问他道,从前有弟兄三人游学齐鲁,一起向一个老师学习了仁义之道后回到家中。他们的父亲问他们,什么叫仁义之道。大哥说,仁义之道使我爱惜自己生命而鄙薄功名。二哥说,仁义学说使我舍弃生命以成名。三弟说,仁义之道使我既保护自己又能成名。弟兄三人同向一师学习,而学习心得却完全相反,谁对谁错?杨朱说,有一个在河边居住的人,了解水性,又敢于下水,靠摆渡为生,挣钱能养一百口人。许多人都前来拜他为师,可是后来被水淹死的几乎一半。他们本意是学习游泳,而不是学淹死,可是结果竟然如此不同,你看哪个对呢?心都子没作声便退了出来。孟孙阳责怪他道,你为什么问得那样拐弯抹角,老师又说得那么古怪,都把我搞糊涂了。心都子说,大路因为岔道太多而跑失了羊,学者因为理解不一致而丧失生命。学问本源只有一点,而其末流则差异甚大。只有使分歧的末流回到本源上,才不会有得失差别。你生长在老师门下,学习他的学说,对于他的这些比喻你都不懂,实在可悲啊!

【出典】:

列子·说符》:“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追之。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邻人曰:‘多歧路。’既反问:‘获羊乎?’曰:‘亡之矣!’曰:‘奚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杨子戚然变容,不言者移时,不笑者竟日。门人怪之,请曰:‘羊贱畜,又非夫子之有,而损言笑者何哉?’杨子不答,门人不获所命。弟子孟孙阳出,以告心都子。心都子他日与孟孙阳偕入而问曰:‘昔有昆弟三人,游齐鲁之间,同师而学,进仁义之道而归。其父曰:仁义之道若何?伯曰:仁义使我爱身而后名。仲曰:仁义使我杀身以成名。叔曰:仁义使我身名并全。彼三术相反,而同出于儒,孰是孰非邪?’杨子曰:‘人有滨河而居者,习于水,勇于囚,操舟鬻渡,利供百口,裹粮就学者成徒,而溺死者几半。本学泅不学溺,而利害如此,若以为孰是孰非?’心都子嘿然而出。孟孙阳让之曰:‘何吾子问之迂,夫子答之僻?吾惑愈甚。’心都子曰:‘大道以多歧亡羊,学者以多方丧生。学非本不同,非本不一,而末异如是。唯归同反一,为亡得丧。子长先生之门,习先生之道,而不达先生之况也。哀哉’。”

【例句】: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邓彪传》:“统之方轨易因,险途难御,故昔人明慎于所受之分,迟迟于歧路之间也。” 清·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卷3:“而诸儒之言,故为纷纠,徒俾歧路亡羊。吾以此等区处,一字不审,则入迷津。”


其他 亡,丢失。岔路多而跑失了羊。比喻事理复杂、多变,不易获得真知。语本《列子·说符》:“大道以多歧亡羊,学者以多方丧生。”清·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卷3:“而诸儒之言,故为纷纠,徒俾~。”△多用于表示事理规则方面。也作“多歧亡羊”。


【词语歧路亡羊】  成语:歧路亡羊汉语词典:歧路亡羊

猜你喜欢

  • 惊坐

    《汉书.陈遵传》:“陈遵字孟公。……(遵)所到,衣冠怀之,惟恐在后。时列侯有与遵同姓字者,每至人门,曰陈孟公,坐中莫不震动。既至而非,因号其人曰‘陈惊坐’云。”惊坐,是说惊动在座的人。陈遵因为好客很有

  • 捷径终南

    源见“终南捷径”。谓以隐居沽名求官。明李东阳《寿鹤溪潘先生八十》诗:“空群冀北人犹羡,捷径终南世敢猜。”【词语捷径终南】  成语:捷径终南

  • 娲天

    同“女娲天”。唐李咸用《谢友生遗端溪砚瓦》诗:“娲天补剩石,昆剑切来泥。著指痕犹湿,停旬水未砥。”【词语娲天】   汉语大词典:娲天

  • 择邻

    源见“孟母择邻”。指教子有方。唐元稹《追封孔戣母韦氏等》:“惟嫔之礼,始自敬姜;择邻之规,优于孟母。”【词语择邻】   汉语大词典:择邻

  • 九事八为律

    《汉书.主父偃传》:“主父偃,齐国临菑人也。学长短从横术,晚乃学《易》、《春秋》、百家之言。……朝奏,暮召入见。所言九事,其八事为律令,一事谏伐匈奴,……”汉代主父偃因学的是长短从横术,所言九事,有八

  • 如影随形

    《管子.任法》:“然故下之事上也,如响之应声也;臣之事主也,如影之从形也。”后因以“如影随形”喻两个人或两件事物关系密切,不能分离。宋邵伯温《闻见前录》卷六:“其问祸淫福善,莫不如影随形,焕若丹青,明

  • 务光负石自沈

    《庄子.让王》:“汤又让务光曰:‘知者谋之,武者遂之,仁者居之,古之道也。吾子胡不立乎?’务光辞曰:‘废上,非义也;杀民,非仁也;人犯其难,我享其利,非廉也。吾闻之曰,非其义者,不受其禄,无道之世,不

  • 甘拜下风

    原为“敢在下风”,形容自己心甘情愿承认自己不如对方,愿在下风头聆听教诲。公元前645年韩原之战中,秦穆公俘获晋惠公并将其带回秦国。晋国的大夫们也跟着他们的国君栉风沐雨,风餐露宿。秦穆公派人安慰他们说:

  • 元凯碑

    源见“杜预沉碑”。指杜预记功碑。杜预,字元凯,故称。清赵翼《顾晴沙选梁溪诗成瘗其旧稿于惠山之麓立碑亭其上》诗:“元凯碑付江波沉,思肖函从井底坠。”

  • 四休

    四件知足的事。宋代黄庭坚《四休居士诗序》:“太医孙君防,字景初……自号四休居士。山谷问其说,四休笑曰:‘粗茶淡饭饱即休,补破遮寒暖即休,三平二满过即休,不贪不妒老即休。’山谷曰:’此安乐法也。’”山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