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桑榆之礼

桑榆之礼

源见“桑榆”。指乡党序齿尊老之礼仪。唐欧阳詹《泉州刺史席公宴邑中赴举秀才于东湖亭序》:“后一日,遂有东湖亭之会。公削桑榆之礼,执宾主之仪,揖让升堂,雍容就筵。”


【词语桑榆之礼】  成语:桑榆之礼汉语词典:桑榆之礼

猜你喜欢

  •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父亲死了三年,儿子不改变父亲所制定的规矩,可说是尽了孝道了。 古时认为孝子应当墨守父亲的旧规。语出《论语.学而》:“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鲁迅《坟.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超越

  • 无小无大,从公于迈

    公:鲁公。于:动词词头。迈:行。 不论卑贱和尊长,都跟鲁公一起行。 后泛指宾从之盛。语出《诗.鲁颂.泮水》:“鲁侯戾止,言观其旂。其旂茷茷,鸾声哕哕。无小无大,从公于迈。”《世说新语.言语》:“孙

  • 不见目睫

    见“目不见睫”。清·王棻《答王子裳书》:“且足下以空虚之弊,此所谓~者也。”

  • 迁怒贰过

    迁怒:把对这一件事或这一个人的怒气转移到另一件事或另一个人。贰过:再犯同样的过失。《论语.雍也》:“不迁怒,不贰过。”

  • 怀珠韫玉

    晋陆机《文赋》:“石韫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后因以“怀珠韫玉”比喻怀藏才德。宋杨万里《食老菱有感》诗:“幸自江湖可避人,怀珠韫玉冷无尘。”并列 比喻具有才能和品德。宋·杨万里《食老菱有感》诗:“幸

  • 开卷有益

    原作“开卷有得”(事迹见前“不求甚解”条)开卷:打开书本,指读书。谓读书有益处。陶渊明辞官隐居,过着寄情山水,有酒辄醉的闲雅生活,不觉老之将至,便给孩子们写信训戒道:“天地赋于人生命,有始有终,我年过

  • 补史

    《后汉书.列女传.曹世叔妻》:“扶风曹世叔妻者,同郡班彪之女也。名昭,字惠班,一名姬。博学高才。世叔早卒,有节行法度。兄固著《汉书》,其八表及《天文志》未及竟而卒,和帝诏昭就东观臧书阁踵而成之。”东汉

  • 连城

    同“连城璧”。唐欧阳詹《瑾瑜匿瑕赋》:“终酬九年之积,不损连城之美。”宋赵蕃《次韵徐季纯见贻》:“郑人之璞周死鼠,昧者自谓怀连城。”【词语连城】   汉语大词典:连城

  • 钓鳌

    《列子.汤问篇》载:古代渤海东面有岱舆、员峤、方壶、瀛洲、蓬莱五座大山。山无根柢,常随潮波上下往还。上帝怕仙山漂流到西极,“乃命禺疆(古传说中北方神人)使巨鳌十五举首而戴之。……五山始峙而不动。而龙伯

  • 宿舂

    《庄子.逍遥游》:“适莽苍者三飡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本指隔夜舂米备粮,后因以“宿舂”指少量的粮食。《周书.韦孝宽传》:“常以边外之军,引其腹心之众。我无宿舂之费,彼有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