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桂子飘香

桂子飘香

唐.宋之问《灵隐寺》诗:“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唐.孟启《本事诗.征异》载:宋之问游杭州灵隐寺,月夜吟诗,有“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之句。又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二载:“张子韶对策,有‘桂子飘香’之语。赵明诚妻李氏(李清照)嘲之曰:‘露花倒影柳三变(柳永),桂子飘香张九成(字子韶)’。”

传说杭州灵隐寺可拾得月中飘落的桂子。宋之问诗即用此意。宋人张九成对策中,有“桂子飘香”的警句,甚著名。此典原形容桂花散发的香气,后常借喻仲秋时节。

宋.虞俦《有怀汉老弟诗》:“芙蓉泣露坡头见,桂子飘香月下闻。”元.卢挚〔双调.湘妃怨〕《西湖》:“染绛绡裁霜叶,酿清香飘桂子,是个百巧的西施。”


主谓 桂花散发出阵阵香气。形容仲秋佳景。语本唐·宋之问《灵隐寺》:“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宋·虞俦《有怀汉老弟》:“芙蓉泣露坡头见,~月下闻。”△褒义。用于描写佳景。


【词语桂子飘香】  成语:桂子飘香汉语词典:桂子飘香

猜你喜欢

  • 放牛桃林

    同“归马放牛”。《史记.留侯世家》:“放牛桃林之阴,以示不复输积。”

  • 豆萁相煎

    源见“七步成诗”。比喻兄弟或内部相残。林基路《囚徒歌》:“豆萁相煎,便宜了民族仇敌。”见“豆萁燃豆”。【词语豆萁相煎】  成语:豆萁相煎汉语大词典:豆萁相煎

  • 鲁戈

    同“鲁阳戈”。元马麐《独酌谣》:“鲁戈莫麾斥,羲车莫招摇。”柳亚子《痛哭八首为浙事作》之六:“落日犹堪挽鲁戈,吾谋 不用复如何?”【词语鲁戈】   汉语大词典:鲁戈

  • 挽须

    唐.杜甫《北征》:“生还对童稚,似欲忘饥渴。问事竞挽须,谁能即嗔喝。”挽须,拉扯胡须,写孩童天真之举。因用为天伦之乐之典。宋.陆游《剑南诗稿》卷二《定拆号日喜而有作》:“挽须预想诸儿喜,倒指犹为五日留

  • 丢三忘四

    形容记忆力不好。《红楼梦》第七十二回:“我如今竟糊涂了!丢三忘四,惹人抱怨,竟大不象先了。”也作“丢三落四”。《红楼梦》第六十七回:“咱们家没人,俗语说的‘夯雀儿先飞’,省的临时丢三落四的不齐全。令人

  • 群麋鹿

    源见“麋鹿群”。指隐居避世。唐吴融《绵竹山西四十韵》:“然后恣逍遥,独往群麋鹿。”

  • 抉目城头

    同“抉目吴门”。古直《杂感寄楚伧一厂》诗之三:“只愁野哭荒凉夜,抉目城头怒伍胥。”

  • 伐木丁丁山更幽

    丁丁( ㄓㄥ ㄓㄥ zhēng zhēng ):刀斧砍树的声音。 一声声伐木的声音使深山更显得幽静。语出唐.杜甫《题张氏隐居二首》:“春山无伴独相求,伐木丁丁山更幽。”明.冯梦龙《精忠旗.奸党商和

  • 卑之无甚高论

    《汉书.张释之传》:“释之既朝毕,因前言便宜事。文帝曰:‘卑之,毋甚高论,令今可行也。’”卑:低下。高论:高明的议论。原意是讲文帝要张释之谈当前的实际问题,不要空发议论。后用卑之无甚高论喻指见解一般,

  • 井中求火

    喻不明事理。《战国策.韩策》:“今将攻其心乎,宜使如吴;攻其形乎,宜使如越。夫攻形不如越,而攻心不如吴,而君臣上下,少长贵贱,毕呼霸王,臣窃以为犹之井中,而谓曰:‘我将为尔求火也。’”偏正 比喻处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