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栾布之节

栾布之节

汉书.栾布传》:“栾布,梁人也。彭越为家人时,尝与布游,……数岁别去,而布为人所略,卖为奴於燕。为其主家报仇,燕将臧荼举以为都尉。荼为燕王,布为将。及荼反,汉击燕,虏布。梁王彭越闻之,乃言上,请赎布为梁大夫。使于齐,未反,汉召彭越责以谋反,夷三族,枭首?阳,下诏有收视者辄捕之。布还,奏事彭越头下,祠而哭之。”

汉高祖处死彭越后,陈尸?阳,不准收尸吊祭。栾布不忘故主,竟敢在彭越人头下致祭悲哭,置汉严令于不顾。后因用为不忘旧主之典。

后汉书.孔融传》:“(魏)文帝以习(脂习)有栾布之节,加中散大夫。”


猜你喜欢

  • 未识之无

    唐.白居易《白氏长庆集.与元九书》(卷二八):“仆始生六、七月时,乳母抱弄于书屏下。有指‘无’字、‘之’字示仆者,仆虽口未能言,心已默识。后有问此二字者,虽百十其试,而指之不差。则仆宿昔之缘,已在文字

  • 察秋毫之末者,不见太山之形;听五音之和者,不闻雷霆之声

    秋毫:秋天鸟兽新生的细毛。末:尖端。太山:即泰山。五音:我国古代五声音阶中的五个音级,即宫、商、角、徵、羽。后泛指音乐。 有明察秋毫的目力却看不见泰山;有调和五音的听力却听不见雷声。 表示人为某种

  • 先狗马,填沟壑

    填沟壑:死的代称。 在别人的狗马死去之前,自己就已死去。 古人对死的一种委婉说法。语出《史记.平津侯列传》:“公孙弘乃上书曰:‘臣弘素有负薪之疾,恐先狗马,填沟壑,终无以报德塞责,愿归侯印,乞骸骨

  • 量舟

    源见“秤象”。谓以舟称量大象的重量。唐李峤《象》诗:“持燧奔吴战,量舟入魏墟。”

  • 气吞曹刘

    唐.元稹《唐故检校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至于子美,盖所谓上薄风雅,下该沈、宋(唐.沈俭期、宋之问),言夺苏、李(汉.苏武、李陵),气吞曹、刘(三国魏.曹植、刘桢),掩颜、谢之孤高(南朝宋.颜延之、

  • 才贯二酉

    源见“二酉”。形容富于才学。《镜花缘》十六回:“大贤世居大邦,见多识广,而且荣列胶庠,自然才贯二酉,学富五车。”主谓 贯,贯通。二酉,大酉山和小酉山,在今湖南沅陵县,传说两山山洞中藏书很多。才能可以通

  • 嵇弹绝

    源见“广陵散”。喻挚友去世。明 吴应星《哭陈元静》诗:“嵇弹应已绝,钟听若为孤。”

  • 徒成竖子名

    源见“广武叹”。谓枉使庸人得志。清彭桂《和楚人李子鹄》:“巢 由岂尚高人节,楚 汉徒成竖子名。”

  • 不谋而合

    亦作“不谋而同。”事先未经商量,而意见相同或行动一致。宋代苏轼《六一居士集序》:“士无贤不肖,不谋而同曰:‘欧阳子,今之韩愈也。’”欧阳子:指欧阳修,子是尊称。清代洪亮吉《北江诗话》卷二:“诗人用意,

  • 戒门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主父偃〕数之曰:‘始吾贫时,昆弟不我衣食,宾客不我内门;今吾相齐,诸君迎我或千里。吾与诸君绝矣,毋复入偃之门!’”后以“戒门”称富贵骄人。唐韩愈《试大理评事王君墓志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