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贤媛》:“王右军郗夫人谓二弟司空、中郎曰:‘王家见二谢,倾筐倒庋(guǐ放物的架子);见汝辈来,平平尔。汝可无烦复往。’”晋王羲之夫人郗氏对两个兄弟司空(郗愔)、中郎(郗昙)说:“你姐夫家
同“蕉鹿梦”。清无名氏《〈双锤记〉序》:“傀儡场中,邯郸道上,说乌有先生,作蕉鹿大梦者,自古及今,不知几亿万万。”
源见“凿壁偷光”。谓家贫求助苦读。明沈鲸《双珠记.师徒传习》:“还赢偷光凿壁,且胜纱囊聚萤。”
虽是愚蠢的人,也一定会明白,虽是柔弱的人也一定会刚强。 古时劝人精勤学习之语。语出《礼记.中庸》:“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宋.杨万里《庸言》:“学而不
海南顿逊国有一种像安石榴的树,采摘其花,取汁放置瓮中,不几天就成了酒,人称“石榴红”或“石榴花”。后世用作美酒的别名。“安石榴”石榴的别名,因西汉武帝时张骞从西域安国带入内地故名。夏月开花,果实形如毬
《后汉书.宦者列传.蔡伦传》:“蔡伦字敬仲,桂阳人也。……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之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
《史记.孔子世家》:“孔子知弟子有愠心,乃召子路而问曰:‘《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孔子得不到各诸侯国的迎聘,道义不能遍及天下,故召弟子反问是否是道路走错了。后以此喻反
同“渔人之利”。《老残游记》十一回:“甲午为日本侵我东三省,俄 德出为调停,借收渔翁之利,大局又为之一变。”茅盾《虹》八:“上海人所崇拜的就是利,而且是不用自己费力的渔翁之利。”见“鹬蚌相持,渔人得利
源见“巫山云雨”。指巫山神女。亦借指情人或美女。唐李商隐《咏云》:“只应惟宋玉,知是楚神名。”前蜀牛峤《菩萨蛮》词:“画屏重叠巫阳翠,楚神尚有行云意。朝暮几般心,向他情漫深。”【词语楚神】 汉语大
源见“犀照牛渚”。喻洞察事物。《西湖佳话.葛岭仙迹》:“令婿稚川兄不独才高,而察览贼情,直如烧犀观火。”【词语烧犀观火】 成语:烧犀观火汉语大词典:烧犀观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