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朝不虑夕

朝不虑夕

亦作“朝不谋夕”,“朝不及夕”,形容形势极其危急,只能顾眼前,不暇作长久打算。公元前542年,鲁国大夫穆叔参加诸侯澶渊之盟回国,进见孟孝伯,对他说,赵武将死了。他的话毫无远虑,不象百姓的主人,而且年纪不到五十,絮絮叨叨好象八九十岁的人,他不能活得很长了。如果赵武死了,韩起将掌握晋国政权,您何不对季孙提起此事,可以及早建立友好。如不这样,鲁国可要危险了。孟孝伯说,人一辈子能有多久,谁能没有点得过且过?早晨活着到不了晚上,哪里用得着去建立友好?穆叔出去,告诉别人,孟孝伯将要死了。我告诉他赵武得过且过,但他又超过了赵武。于是他又和季孙提到此事,季孙也没有采纳。次年,赵武死,晋国公室地位下降,政出多门,韩起担任正卿,不能使晋国继续当霸主。鲁国不堪晋国的无厌诛求,因而有了平丘之会。

【出典】: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三十一年春王正月,穆叔至自会,见孟孝伯。语之曰:‘赵孟将死矣。其语偷,不似民主。且年未盈五十,而谆谆焉如八九十者,弗能久矣。若赵孟死,为政者其韩子乎!吾子盍与季孙言之,可以树善,君子也。晋君将失政矣,若不树焉,使早备鲁,既而政在大夫,韩子懦弱,大夫多贪,求欲无厌,齐、楚未足与也,鲁其惧哉!’孝伯曰:‘人生几何,谁能无偷?朝不及夕,将安用树?’穆叔出而告人曰:‘孟孙将死矣。吾语诸赵孟之偷也,而又甚焉。’又与季孙语晋故,季孙不从。及赵文子卒,晋公室卑,政在侈家。韩宣子为政,不能图诸侯。鲁不堪晋求,谗慝弘多,是以有平丘之会。”

【例句】:

左传·昭公元年》:“吾侪偷食,朝不谋夕,何其长也?” 西晋·李密《陈情表》:“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宋·沈作哲《寓简》:“甚矣!子之贫,朝不谋夕,而无憔悴之色。”


见“朝不谋夕”。晋·李密《陈情表》:“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


【词语朝不虑夕】  成语:朝不虑夕汉语词典:朝不虑夕

猜你喜欢

  • 曼倩贫

    同“曼倩饥”。唐卢照邻《双槿树赋》:“侏儒何功兮短饱,曼倩何负兮长贫。”

  • 芝焚蕙叹

    晋.陆机《叹逝赋》:“信松茂而柏悦,嗟芝焚而蕙叹。”芝与蕙俱是香草,为同类植物。芝草被焚,蕙草怜而伤叹,后因以比喻物伤其类。北周.庾信《思旧铭序》:“瓶罄罍耻,芝焚蕙叹。”元.无名氏《赚蒯通》第四折:

  • 大不韪

    源见“犯天下之不韪”。公认的不是或过错。清王夫之《读通鉴论.汉哀帝一》:“人之能为大不韪者,非其能无有所惧也,唯其能无所耻也。”【词语大不韪】   汉语大词典:大不韪

  • 牵羊

    同“牵羊把茅”。《资治通鉴.后唐庄宗同光三年》:“蜀主白衣、衔璧、牵羊、草绳萦首……号哭俟命。”清吴伟业《读史杂感》诗之八:“已设牵羊礼,难为刑马心。”【词语牵羊】   汉语大词典:牵羊

  • 蘋末

    同“青蘋末”。南朝 梁庾肩吾《团扇铭》:“清逾蘋末,莹等寒泉。”唐李峤《风》诗:“落日生蘋末,摇扬遍远林。”【词语蘋末】   汉语大词典:蘋末

  • 坠溷

    源见“飘茵堕溷”。比喻人的不好际遇。清 丘逢甲《戏叠前韵柬同集诸君》:“坠溷由常事亦常,才人竟诩足如霜。”

  • 就有道而正焉

    就:靠近。有道:指有道德的人。 接近有德之人,向他学习,以改正自己的错误。语出《论语.学而》:“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宋.朱熹《沧州精舍谕学者》:“更

  • 祷雨

    向神灵祷告,乞求降雨。《滩南子.主术训》:“汤之时,七年旱,以身祷于桑林之际,而四海之云凑,千里之雨至。”【词语祷雨】   汉语大词典:祷雨

  • 弄兵潢池

    弄兵:挥舞兵器,动干戈。潢(huáng黄)池:积水浅塘。龚遂(?-前62年)字少卿,山阳南平阳(今山东邹县)人,初为昌邑王刘贺郎中令,勇于谏诤。汉宣帝即位后,渤海及附近各郡(今辽宁、河北、山东及天津市

  • 天高地厚

    《诗.小雅.正月》:“谓天盖高,不敢不局;谓地盖厚,不敢不蹐。”《荀子.劝学》:“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后多用于比喻事物的复杂和艰巨。《儿女英雄传》三四回:“想起幼年这些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