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断肠猿

断肠猿

世说新语.黜免》:“桓公入蜀,至三峡中,部伍中有得猿子者。其母缘岸哀号,行百余里不去,遂跳上船,至便即绝。破视其腹中,肠皆寸寸断。”

传说桓温入蜀时,于三峡中见有母猿因其幼猿被捉,肠寸断而死。后因用“断肠”表现极度悲痛。

唐.李白《赠武十七谔》诗:“爱子隔东鲁,空悲断肠猿。”


【典源】 晋·干宝《搜神记》卷二十:“临川东兴,有人入山,得猿子,便将归。猿母后自逐至家。此人缚猿子于庭中树上,以示之。其母便搏颊向人,欲乞哀状,直谓口不能言耳。此人既不能放,竟击杀之。猿母悲唤,自掷而、死。此人破肠视之,寸寸断裂。”《世说新语·黜免》:“桓公入蜀,至三峡中,部伍中有得猿子者,其母缘岸哀号,行百余里不去,遂跳上船,至便即绝。破视其腹中,肠皆寸寸断。公闻之怒,命黜其人。”

【今译】 传说晋时有人入山,捉到一只小猿,将它带回家中,母猿也随即追来。此人把小猿绑在院中树上,母猿上前作乞哀状,要求放生。那人不放,竟杀死小猿。母猿悲号,而后自杀。那人将母猿剖腹,只见肠皆寸断。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人哀伤、思念之极。

【典形】 肠断、肠欲断、愁肠碎、寸肠千缕、断肠、断肠人、断肠猿、断猿肠、柔肠断、柔肠怯猿、碎人肠、猿声断客肠、断尽愁肠、望断柔肠、欲断无肠、寸寸柔肠、寸寸肠断、愁肠断、断君肠、断肠句、断回肠、断人肠。

【示例】

〔肠断〕 唐·温庭筠《梦江南》:“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

〔愁肠碎〕 宋·陈袭善《渔家傲·忆营伎周子文》:“鹫岭峰前栏独倚,愁眉蹙损愁肠碎。”

〔寸肠千缕〕 宋 · 康与之 《应天长》:“未应信此度相思,寸肠千缕。”

〔断肠〕 唐·白居易《长恨歌》:“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断肠声。”

〔断肠人〕 宋·苏轼《四时词》 之二:“玉腕半揎云碧袖,楼前知有断肠人。”

〔断肠猿〕 唐 · 李白 《赠武十七谔》:“爱子隔东鲁,空悲断肠猿。”

〔柔肠断〕 宋·程垓《卜算子》:“待到黄昏月上时,依旧柔肠断。”

〔柔肠怯猿〕 唐·李商隐《哀筝》:“延颈全同鹤,柔肠素怯猿。”

〔碎人肠〕 宋·高观国《永遇乐·次韵吊青楼》:“一杯遥夜,孤光难晓,多少碎人肠处!”

〔猿声断客肠〕 唐· 张祜《题弋阳馆》:“吴溪漫淬干将剑,却是猿声断客肠。”


【词语断肠猿】   汉语词典:断肠猿

猜你喜欢

  • 存楚

    《左传.定公四年》:“初,伍员与申包胥友。其亡也,谓申包胥:‘我必覆楚国。’申包胥曰:‘勉之!子能覆之,我必能兴之。’”此事又见《史记.伍子胥列传》。春秋时,楚臣伍子胥的父兄被楚平王杀害。伍子胥在逃亡

  • 玉台挂宝镜

    源见“镜台自献”。谓求婚聘礼。唐李白《送族弟凝之滁求婚崔氏》诗:“玉台挂宝镜,持此意何如?”

  • 安石陶情

    源见“东山丝竹”。指谢安以音乐陶冶性情,消愁解闷。清 杨潮观《吟风阁杂剧自序》:“惟是香山乐府,止期老媪皆知;安石陶情,不免儿辈亦觉矣。”

  • 毋多酌我

    源见“次公狂”。表示刚直不阿的气度秉性。宋刘辰翁《莺啼序.感怀》词:“休休莫莫,毋多酌我,我狂最喜高歌去,但高歌、不是番腔底。”

  • 鼠雀之牙

    源见“雀角鼠牙”。指争论之事。元 柯丹丘《荆钗记.奸诘》:“学生失于龙蛇之辨,致有鼠雀之牙,抚己多惭,见公甚愧。”见“雀角鼠牙”。元·柯丹邱《荆钗记·奸诘》:“学生失于龙蛇之辨,致有~,抚己多惭,见公

  • 流水落花

    形容残春景象。南唐 李煜《浪淘沙》词:“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儿女英雄传》第十八回:“那顾肯堂重新和了弦弹起来,弹得一时金戈铁马破空而来,一时流水落花悠然而去。”见“落花流水”。南唐·李煜《浪

  • 胡椒八百斛

    《新唐书.元载传》:“及死,籍其家,钟乳五百两,召分赐中书、门下台省官,胡椒八百石,它物称是。”《书言故事》作“胡椒八百斛”。后用为贪官污吏聚敛财富之典。宋方岳《山居十六咏.着图书所》:“钟乳三千两,

  • 圭玷

    《诗.大雅.抑》:“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后以“圭玷”指白玉上的斑点,喻人的缺陷、污点。明沈鲸《双珠记.廷对及第》:“须黾勉!效夔龙匡赞,斯无圭玷。”【词语圭玷】   汉语大词典:

  • 极口项斯

    源见“说项”。谓满口赞誉。明袁宏道《与钱象先书》:“仆极口项斯久矣。茂苑虽多士,当今无出公右者。”述宾 项斯,唐诗人。连声称赞。明·袁宏道《与钱象先书》:“仆~久矣。茂苑虽多士,当今无出公右者。”△褒

  • 驯桑雉

    同“驯雉”。唐罗隐《寄前户部陆郎中》诗:“出驯桑雉入朝簪,萧洒清明映士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