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政出多门

政出多门

门,门户,宗派。政出多门,形容主张不一致,各行其是。公元前529年,晋昭公邀诸侯会盟于平丘。在盟会上,郑国大夫子产力争向晋国少纳贡赋。他说,诸侯之间休息甲兵,不搞战争,是好事。但是作为霸主的晋国催征贡赋的使臣无月不至,逼令小国完纳,使得小国无法生存。决定小国生存还是灭亡,就看今天了。会议从中午一直开到晚上,晋国才同意子产的要求。签订盟约之后,子太叔责备子产说:“如果诸侯为此前来讨伐郑国,不是更难对付吗?”子产说:“晋国政事出于很多家族,他们自己先不能一心一德,苟且偷安尚且不及,哪里还有力量讨伐别的国家。一个国家不和别国力争,就会遭到欺凌,还成什么个国家?”

【出典】:

左传·昭公十三年》:“及盟,子产争承,曰:‘……诸侯靖兵,好以为事。行理之命,无月不至。贡之无艺,小国有阙,所以得罪也。诸侯修盟,存小国也。贡献无极,亡可待也。存亡之制,将在今矣。’自日中以争,至于昏,晋人许之。既盟,子太叔咎之曰:‘诸侯若讨,其可渎乎?’子产曰:‘晋政多门,贰偷之不暇,何暇讨?国不竞亦陵,何国之为?’”

【例句】:

唐·姚思廉《梁书·武帝记》上:“政出多门,乱其阶矣!”


主谓 政令由许多部门发出。形容领导不力,权力分散,局面混乱。语本《左传·成公十六年》:“鲁之有季孟,犹晋之有栾范也,政令于是乎成。今其谋曰:‘晋政多门,不可从也。’”宋·苏轼《拟孙权答曹操书》:“汉自威灵以来,上失其道,~,宦官之乱才息,董卓之祸复兴。”△贬义。多用于行政管理方面。→政令不一


【词语政出多门】  成语:政出多门汉语词典:政出多门

猜你喜欢

  • 遏密

    《书.舜典》:“帝乃殂落,百姓如丧考妣,三载,四海遏密八音。”孔传:“遏,绝;密,静也。”后因以“遏密”指帝王等死后停止举乐。宋王安石《知人》:“晋王 广求为冢嗣,管弦遏密,尘埃被之,陪扆未几,而声色

  • 西向笑

    同“西笑”。唐骆宾王《同崔驸马晓初登楼思京》诗:“唯馀西向笑,暂拟当长安。”

  • 东床

    同“东床坦腹”。唐杜甫《哭王彭州抡》诗:“北部初高选,东床早见招。”明 无名氏《玉环记.副末开场》:“〔韦皋〕拜谒张公 延赏,夫人相留作东床。”周立波《桐花没有开》:“盛福元是他去世的大哥的东床,他的

  • 奴颜婢膝

    奴隶的脸色和婢女的膝部动作,形容卑屈取媚的样子。晋葛洪《抱朴子.交际篇》:“以岳峙独立者为涩吝疏拙,以奴颜婢膝者为晓解当世。”并列 形容低声下气,谄媚讨好的样子。《九尾龟》68回:“在上司面前做不出的

  • 子牟存阙下

    同“子牟恋魏阙”。唐张九龄《忝官二十年尽在内职及为郡尝积恋因赋诗焉》:“仲尼在川上,子牟存阙下。”

  • 越相烟波

    源见“范蠡扁舟”。指太湖。因范蠡泛太湖烟波隐去,故称。宋范仲淹《苏州十景.灵岩寺》诗:“越相烟波空去雁,吴王宫阙半啼猿。”

  • 叔度贤

    参见:黄宪

  • 七十徒

    源见“七十人”。本指孔门众多的贤弟子。借指学子。唐杜牧《送王侍御赴夏口座主幕》诗:“君为珠履三千客,我是青衿七十徒。”

  • 鱼豕字

    同“鲁鱼亥豕”。清蒋士铨《满江红.壬午京兆闱中咏物》词之四:“冬烘册,陈年券,鱼豕字,尖叉韵。”

  • 少微陨光

    南朝宋.檀道鸾《续晋阳秋》:“谢敷隐居会稽山。初,月犯少微星,一名处士星,时戴逵名重于敷,时人忧之。俄而敷死,故会稽士人嘲吴人云:‘吴中高士,求死不得。’”少微星,又名处士星。月犯少微,古人认为当死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