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揭竿而起

揭竿而起

贾谊《过秦论上》:“〔陈涉〕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而响应,赢粮而景从。”后因以“揭竿而起”指武装暴动。清昭梿啸亭杂录.杨诚斋军门》:“公尝入陛见,其署篆者暴虐,激变营兵,乱军蒲大芳揭竿而起。”陈毅《满江红.黄金海岸》词:“独立非洲西北始,揭竿而起相踵接。”


见“揭竿四起”。朱苏进、胡建新《康熙帝国》:“咱们这儿要是全烂了,大清各地就会~,让咱们都死无葬身之地啊!”


【词语揭竿而起】  成语:揭竿而起汉语词典:揭竿而起

猜你喜欢

  • 投泥玉

    《淮南子.说山训》:“琬琰之玉,在洿泥之中,虽廉者弗释。”圭,古代帝王、诸侯举行隆重仪式所用的上尖下方的玉制礼器。琬,上端园的玉圭;琰,上端尖的玉圭。投弃于泥污中的玉受到污染,后用以比喻贤人遭受毁伤。

  • 老子婆娑

    老子:男子的自称。婆娑:放逸不羁的样子,后则泛指自夸襟怀豪放。陶侃(事迹见前“竹头木屑”条)晚年坐镇荆州,功成名就,屡次上书要求解除自己职务,将官属吏总是苦苦挽留。后因病情加剧,离职返回长沙,将军资器

  • 木上座

    《景德传灯录.杭州佛日和尚》:“佛日禅师见夹山,夹山问:‘什么人同行?’师举拄杖曰:‘唯有木上座同行耳!’”后因以“木上座”借称木手杖。宋苏轼《送竹几与谢秀才》诗:“留我同行木上座,赠君无语竹夫人。”

  • 临海作

    《文选》卷二十五南朝.宋.谢灵运《登临海峤初发强中作与从弟惠连见羊何共和之》。唐.李善注引《宋书》:“谢灵运既东游还,与族弟惠连、东海何长瑜、颍川荀雍、太山羊璿之文章常会,共为山泽之游,时人谓之‘四友

  • 支左绌右

    左手伸直张弓,右手弯曲拉开弓弦,是射箭的姿势。绌:同“屈”。《史记.周本纪》:“楚有养由基者,善射者也,去柳叶百步而射之,百发而百中之。左右观者数千人,皆曰善射。有一夫立其旁,曰:‘善,可教射矣。’养

  • 沟中断

    《庄子.天地》载:庄子为了说明世人贫富虽有不同,其害生伤性则相同,打了一个比喻:百年老树砍断剖开后,取其一段雕成艺术品,其余断枝残木丢到水沟里,二者遭遇虽不同,但都丧失了树的本来天性。后以“沟中断”比

  • 从井救人

    《论语.雍也》:“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仁:即仁人。从:指随之于井而救之。后以“从井救人”喻虽有良好的愿望,但无实际效果。偏正 从,跟从。跟着跳到井里去救人。语本《论语·雍也》:“仁

  • 烂羊都尉

    同“烂羊”。清尤侗《念奴娇.和羡门韵》词:“借问史公牛马走,岂苦烂羊都尉?”【词语烂羊都尉】   汉语大词典:烂羊都尉

  • 虫鸣螽跃

    《诗.召南.草虫》:“喓喓草虫,趯趯阜螽。”郑玄注:“草虫鸣,阜螽跃而从之。”后因以“虫鸣螽跃”比喻固有的自然规律。《旧唐书.太宗纪论》:“础润云兴,虫鸣螽跃。虽尧舜之圣,不能用檮杌、穷奇而治平;伊

  • 黄莺别主

    唐 孟启《本事诗.情感》载:唐诗人戎昱,与一官妓情属甚厚。时韩滉欲召妓置籍中,昱不敢留,作歌词赠之,使妓在筵席上歌之。其词曰:“好去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滉听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