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打鸭惊鸳鸯

打鸭惊鸳鸯

宋.赵令畤《侯鲭录》卷八:“宣城守吕士隆,好缘微罪杖营妓。后乐籍(古指乐户的名籍,也指官妓)中得一客娼名丽华,善歌,有声于江南,士隆眷之。一日复欲杖营妓,妓泣诉曰:‘某不敢避杖,但恐新到某人者不安此耳。’士隆笑而从之。丽华短肥,故梅圣俞(宋.梅尧臣)作《莫打鸭》诗以解之曰:‘莫打鸭,莫打鸭,打鸭惊鸳鸯。鸳鸯新自南池落,不比孤洲老秃鸧。秃鸧尚欲远飞去,何况鸳鸯羽翼长。’(此事见宋.梅尧臣《宛陵集》)”此事又见魏泰《诗歌》。

后用“打鸭惊鸳鸯”常比喻惩甲惊乙,或殃及无辜之意。

宋.李石《扇子》诗:“不为求蛇熏老鼠,翻成打鸭惊鸳鸯。”


连动 比喻惩此而使彼受虚惊。语出《临汉隐居诗话》:“吕士隆知宣州,好以事笞官妓,妓皆欲逃去而未得也。会杭州一妓到,宣,其色艺可取,士隆喜之,留之使不去。一日,群妓复犯小过,士隆又欲笞之,妓泣诉曰:‘某不敢辞罪,但恐杭妓不能安也!’士隆愍而舍之。梅圣俞因作《莫打鸭》一篇曰:‘莫打鸭,打鸭惊鸳鸯;鸳鸯新向池中落,不比孤洲老鸹鸧;鸹鸧尚欲远飞去,何况鸳鸯羽翼荒。’”宋·李石《扇子》:“不为求蛇熏老鼠,翻成~。”△描写受虚惊之语。也作“打鸭惊鸳”。


【词语打鸭惊鸳鸯】  成语:打鸭惊鸳鸯汉语词典:打鸭惊鸳鸯

猜你喜欢

  • 丹阳布衣

    《梁书.陶弘景传》载:陶弘景,南朝 齐 梁时丹阳人。“未弱冠,齐高帝作相,引为诸王侍读,除奉朝请”,“永明十年,上表辞禄,诏许之”。后隐居句曲山,自号华阳隐居。后因以“丹阳布衣”指退隐不仕者。唐温庭筠

  • 荆布之室

    源见“荆钗布裙”。指贫穷的室家。《南史.范云传》:“昔与将军俱为黄鹄,今将军化为凤凰,荆布之室,理隔华盛。”

  • 渊明柳

    源见“陶潜柳”。咏柳,寓有清高拔俗之意。唐韩翃《家兄自山南罢归献诗叙事》诗:“落照渊明柳,春风叔夜弦。”

  • 溺沮耕养

    同“沮溺耦”。宋苏轼《又次韵游小云居》:“永远林栖真有道,溺 沮耕养亦忘情。”

  • 斩竿

    同“斩木揭竿”。清侯方域《太子丹论》:“斩竿一呼,而天下瓦解。”【词语斩竿】   汉语大词典:斩竿

  • 疑冢

    元.陶宗仪《辍耕录》:“曹操疑冢七十二,在漳河上。”魏曹操死后,怕人掘其墓,故作疑冢七十二。后因以咏墓地,或指曹操墓地。清.计东《邺城吊谢茂秦山人》:“生欲移家辞白雪,殁随疑冢对青枫。”清.陆次云《疑

  • 返初服

    《楚辞.离骚》:“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后因以“返初服”谓辞官归隐。南朝 齐刘绘《入琵琶峡望积布矶》诗:“誓将返初服,岁暮请为邻。”唐李白《朝下过卢郎中叙旧游》诗:“何由返初服,田野醉芳樽

  • 长铗弹

    同“长铗归来”。唐王昌龄《代扶风主人答》诗:“寸心亦未理,长铗谁能弹?”唐刘禹锡《送韦秀才道冲赴制举》诗:“因居暇时游,长铗不复弹。”

  • 王赫斯怒

    王:指周文王。赫斯:赫然,发怒的样子。 原谓文王勃然大怒。 后泛指帝王发怒。语出《诗.大雅.皇矣》:“王赫斯怒,爰整其旅。”晋.陆机《愍怀太子诔》:“王赫斯怒,天诛靡逋,搀枪叱扫,元凶服辜。”《抱

  • 婴臼

    源见“赵氏孤儿”。指程婴和公孙杵臼。借指忠心为人救难解危的义士。明徐渭《桐乡冯母》诗之一:“自古男儿婴 臼少,谁家嫠妇帝王知?”【词语婴臼】   汉语大词典:婴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