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惊弓之鸟

惊弓之鸟

指被弓箭吓怕了的鸟。比喻受过惊吓的人,遇到类似的情况就惶恐不安。公元前241年,关东六国合纵攻秦。赵国派使臣魏加至楚,向楚国执政大臣黄歇了解楚国派谁率兵攻秦。春申君回答,准备派临武君。这时魏加就向他讲了一个故事。从前,更羸与魏王在京台之下,恰见天空有鸟飞过。更羸便对魏王说,我只要拉响弓弦而不放箭,就可以把鸟射下来。魏王问,射箭技术能够高超到这种地步吗?更羸说:“能”。不一会儿,一只雁从东方飞来。更羸便望空拉弦虚射一箭,果然这只雁一听见弓弦响便跌到地上。魏王十分惊奇。更羸向他解释说,这是一只受过伤还没有康复的雁。魏王问,您怎么知道?回答说,我见它飞得慢而叫声又很悲哀。飞得慢,是因为受过伤,叫声悲,是因为失群已久。伤势未好,加上失群,心里必定恐慌。一听到弓弦声,就想往高处飞,以至伤势发作,掉了下来。讲完这个故事,魏加对春申君说,临武君过去就是秦国的手下败将,如果让他当主将,就象惊弓之鸟一样,难免要吃败仗的。

【出典】:

战国策·楚策》四,《天下合纵》:“天下合纵。赵使魏加见楚春申君曰:‘君有将乎?’曰:‘有矣,仆欲将临武君。’魏加曰:‘臣少之时好射,臣愿以射譬之,可乎?’春申君曰:‘可’。加曰:‘异日者,更羸与魏王处京台之下,仰见飞鸟,更羸谓魏王曰,臣为王引弓虚发而下鸟。魏王曰,然则射可至此乎?更羸曰,可。有间,雁从东方来,更羸以虚发而下之。魏王曰,然则射可至此乎?更羸曰,此孽也。王曰,先生何以知之?对曰,其飞徐而鸣悲。飞徐者,故疮痛也;鸣悲者,久失群也,故疮未息,而惊心未至也。闻弦音,引而高飞,故疮陨也。今临武君,尝为秦孽,不可为拒秦之将也。’”

【例句】:

唐·房玄龄《晋书·符生载记》:“伤弓之鸟,落于虚发。” 《晋书·王鉴传》:“黩武之众易动,惊弓之鸟难安。”


见“伤弓之鸟”。《晋书·王鉴传》:“黩武之众易动,~难安。”


【典源】《战国策·楚策四》:“天下合从。赵使魏加见楚春申君曰:‘君有将乎?’曰:‘有矣,仆欲将临武君。’魏加曰:‘臣少之时好射,臣愿以射譬之,可乎?’春申君曰:‘可。’加曰:‘异日者,更羸与魏王处京台之下,仰见飞鸟。更羸谓魏王曰:“臣为王引弓虚发而下鸟。”魏王曰:“然则射可至此乎?”更羸曰:“可。”有间,雁从东方来,更羸以虚发而下之。魏王曰:“然则射可至此乎?”更羸曰:“此孽也。”王曰:“先生何以知之?”对曰:“其飞徐而鸣悲。飞徐者,故疮痛也;鸣悲者,久失群也,故疮未息,而惊心未至也。闻弦者,引而高飞,故疮陨也。”今临武君,尝为秦孽,不可为拒秦之将也。’”

【今译】 战国时,六国合纵,协力抗秦。赵国派遣魏加去楚国见春申君,魏加问:“您选好主将了吗?”春申君回答:“选择好了,我将派临武君为将。”魏加又说:“我年轻时好射箭,我用射箭打个比方,可以吗?”春申君同意了,于是魏加讲:“有一天,更羸和魏王在高台之下,抬头望见飞鸟,更赢对魏王说:‘我可以只拉响弓弦而不射箭,便让飞鸟坠落。’魏王疑惑地问:‘箭术能达到如此地步吗?’更羸说可以。一会儿,一只大雁从东飞来,更羸就拉空弦虚射,大雁果然坠落在地。魏王惊讶:‘箭术怎么会达到如此精湛呢!’更羸解释说:‘这是一只受伤的雁。’魏王奇怪:‘先生怎么知道?’更羸答:‘这只雁飞得很慢,而且叫声凄厉。飞得慢是由于创伤疼痛; 叫声悲是由于失群孤单,它内心惊恐,一旦听到弓弦响,立刻就振翅高飞,以致旧伤迸裂坠落。’临武君过去曾为秦军所败,犹如惊弓之鸟,不可任他做抗秦的主将。”

【释义】 后以此典指遭受祸患、打击之后,内心惊惧有余悸。

【典形】 弓伤、惊弓、惊弓之鸟、惊弦、惊雁、惊羽、空弦、落雁、伤弓、伤鸿、伤禽、伤禽畏弦、伤鸟、伤雁、闻弦、虚弓、虚弦、雁惊、坠羽、援弓雁落、虚弦落雁、闻弦鸟落、闻弓雁惊、伤弓寒雁、惊弦雁、伤弓翼。

【示例】

〔弓伤) 唐·卢照邻《同临津纪时府孤雁》:“水流疑箭动,月照似弓伤。”

〔惊弓〕 清·张尔田 《满庭芳》:“惊弓如塞雁,林间失侣,落影沙洲。”

〔惊弓之鸟〕 《晋书·王鉴传》:“黩武之众易动,惊弓之鸟难安。”

〔惊弦〕 北周·庾信《周大将军郑伟墓志铭》:“成皋尘起,广武烽然,麋兴丽箭,雁落惊弦。”

〔惊雁〕 宋·陆游《书斋壁》:“自笑为农行没世,尚如惊雁落空弦。”

〔惊羽〕宋·苏轼《次韵王雄州送侍其泾州》:“闻道名城得真将,故应惊羽落空弦。”

〔空弦〕 宋·辛弃疾《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回断秋霄落雁,醉来时响空弦。”

〔落雁〕 北周·庾信《周大将军崔说神道碑》:“忘归繁弱,落雁吟猿,故得气盖关中,威申河外。”

〔伤弓〕 宋·黄庭坚《再次韵呈明略》:“梦回扰扰仍世间,心如伤弓怯虚弹。”

〔伤鸿〕 宋·苏轼《杭州牡丹开时仆犹在常润》之二:“天静伤鸿犹戢翼,月明惊鹊未安枝。”

〔伤鸟〕 唐·白居易《得微之到官后书备知通州之事》:“伤鸟有弦惊不定,卧龙无水动应难。”

〔伤禽〕 南朝宋·鲍照 《代东门行》:“伤禽恶弦惊,倦客恶离声。”

〔伤禽畏弦〕 清·文廷式《广谪仙怨》:“相臣狡兔求窟,国论伤禽畏弦。”

〔伤雁〕 宋·苏轼《云龙山观烧得云字》:“惊飞堕伤雁, 狂走迷痴麏。”

〔闻弦〕 唐·李白《单父东楼秋夜送族弟沈之秦》:“折翮翻飞随转蓬,闻弦虚坠下霜空。”

〔虚弓〕 唐·卢照邻《失群雁》:“虞人负缴来相及,齐客虚弓忽见伤。”

〔虚弦〕 宋·苏轼《送范中济经略侍郎》:“号令耸毛羽,先声落虚弦。”

〔雁惊〕 唐·白居易《宣州试射中正鹄赋》:“若然者,安知不能空弯而雁惊,虚引而猿泣者也?”

〔坠羽〕 唐·骆宾王 《途中有怀》:“涸鳞惊煦辙,坠羽怯虚弯。”


【词语惊弓之鸟】  成语:惊弓之鸟汉语词典:惊弓之鸟

猜你喜欢

  • 秦祠

    源见“陈宝雄”。指秦穆公(一说秦 文公)为陈宝所立之祠。唐卢照邻《赠许左丞从驾万年宫》诗:“汉畤光如月,秦祠听似雷。”

  • 鹏程三万里

    同“鹏程万里”。唐唐彦谦《留别》诗:“鹏程三万里,别酒一千钟。”

  • 泥深穿履

    源见“东郭履”。形容穷困潦倒。宋张榘《瑞鹤仙.次韵陆景思喜雪》词:“甚探梅、也来相约。更谁怜久客,泥深穿履,栖栖东郭。”

  • 目挥手送

    《文选》卷二四嵇叔夜(康)《赠秀才入军五首》之四:“息徒兰圃,秣马华山。流磻平皋(注:磻,结于箭身丝绳上的石块),垂纶长川。目送归鸿,手挥五絃。俯仰自得,游心泰玄。嘉彼钓叟,得鱼忘筌。郢人逝矣,谁与尽

  • 八拜之交

    八拜:古代对父辈亲友行八拜礼。见宋代邵伯温《闻见前录》十记李稷拜访文彦博事。交:友谊。旧时因称结拜兄弟、姊妹为八拜之交。元代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有一人姓杜,名确,字君实,与小生同郡同学,当

  • 闻喜宴

    唐宋时赐宴新进士及诸科及第者,叫“闻喜宴”。《宋史.选举志一》:“闻喜宴分为两日:宴进士,请丞郎大两省;宴诸科,请省郎小两省。”【词语闻喜宴】   汉语大词典:闻喜宴

  • 菲葑

    同“葑菲”。梁启超《本馆第一百册祝辞并论报馆之责任及本馆之经历》:“菲葑不弃,敝帚自珍。”【词语菲葑】   汉语大词典:菲葑

  • 相如草

    源见“登封草”。比喻散佚的名著。唐李白《宣城哭蒋徵君华》诗:“安得相如草,空馀封禅文。”【词语相如草】   汉语大词典:相如草

  • 为民请命

    《史记.淮阴侯列传》:“因民之欲,西乡为百姓请命,则天下风走而响应矣,孰敢不听!”后因以“为民请命”谓替老百姓申诉痛苦。《明史.青文胜传》:“逋赋数十万,敲扑死者相踵。文胜慨然诣阙上疏,为民请命。”鲁

  • 羊车

    源见“羊车到”。犹言御驾,代指皇帝。宋王琪《望江南》词:“粉泪空流妆点在,羊车曾傍翠枝来。”元曾瑞《集贤宾.宫词》套曲:“对景如青鸾舞镜,天隔羊车,人囚凤城。”【词语羊车】   汉语大词典:羊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