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悬车告老

悬车告老

班固《白虎通.致仕》:“臣年七十悬车致仕者,臣以执事趋走为职,七十阳道极,耳目不聪明,跂踦之属,是以退老去避贤者……悬车,示不用也。”因以“悬车告老”指官员年老退休。《旧唐书.李百药传》:“及悬车告老,怡然自得。”


见“悬车致仕”。汉·蔡邕《陈太丘碑文序》:“时年已七十,遂隐丘山,~。”


【典源】 《汉书·薛广德传》:“后月余,以岁恶民流,与丞相定国……俱乞骸骨,皆赐安车驷马、黄金六十斤,罢。广德为御史大夫,凡十月免。东归沛,太守迎之界上。沛以为荣,县(xuan) 其安车传子孙。”《文选·蔡邕〈陈太丘碑文〉》:“及文书赦宥,时年已七十,遂隐丘山,悬车告老。”

【今译】 汉代薛广德因年老辞官还乡,皇帝赐给他安车驷马等。至家乡沛郡,太守至郡界迎接,一郡以为荣耀,将赐给的安车悬挂起来传给子孙后代,作为纪念。

【释义】 后以此典指官员告老还乡。

【典形】 车先悬、七十悬车、人贺悬车、无车可悬、悬车、悬车告老、悬车守、岁渐悬车、吾车已悬、悬车岁。

【示例】

〔车先悬〕 唐·白居易 《达哉乐天行》:“七旬才满冠已挂,半禄未及车先悬。”

〔七十悬车〕 唐·骆宾王《对策文三道》:“四十强仕,七十悬车,著在格言,存诸甲令。”

〔人贺悬车〕 明·高启《送赵使君致仕归别业》:“吏收封印朝辞郡,人贺悬车晚在乡。”

〔无车可悬〕 宋·陆游《致仕后述怀》之三:“宁有骆堪鬻,尚无车可悬。”

〔悬车〕 唐·元稹 《王仲舒等加阶》:“或悬车以请老,或持节以临人。”

〔悬车告老〕 元·揭傒斯《杨氏忠节祠记》:“年六十余已悬车告老,将二十载余,闻一权臣擅国,遂至饿死。”

〔悬车守〕 唐·杜甫《提封》:“借问悬车守,何如俭德临?”


【词语悬车告老】  成语:悬车告老汉语词典:悬车告老

猜你喜欢

  • 白兔公

    晋.葛洪《抱朴子.内篇.极言》:“又彭祖之弟子,青衣乌公、黑穴公、秀眉公、白兔公子、离娄公、太足君、高丘子、不肯来七八人,皆历数百岁,在殷而各仙去,况彭祖何肯死哉?又刘向所记《列仙传》亦言彭祖是仙人也

  • 孟妇

    同“孟光”。宋张耒《满庭芳.裂楮裁筠》词:“谁相对,时烦孟妇,石鼎煮寒蔬。”

  • 掉舌灭寇

    源见“食其下齐国”。谓以游说取胜。宋苏舜钦《蜀士》诗:“掉舌灭西寇,画地收幽 燕。”

  • 逼上梁山

    《水浒传》这本描写北宋末年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中,有林冲、武松等许多人物被逼上梁山泊参加起义的情节。后因以“逼上梁山”喻指被迫走上反抗的道路。《上海小刀会起义史料汇编.平粤纪闻》:“周立春于十二日至嘉定

  • 萱帏

    同“萱堂”。清黄景仁《念奴娇.送容甫归真州》词:“待有五湖三亩宅,多恐萱帏迟暮。”【词语萱帏】   汉语大词典:萱帏

  • 兢兢业业

    指恐惶畏惧,或指办事勤勤恳恳,忠于职守。《诗经》里有一首记述西周末年一场大自然灾害的诗,诗中称,旱灾是这样的严重,无法把它来排除。多恐怖,多危险,象炸雷,象霹雳。我们周族的百姓啊,几乎全部都要死了去。

  • 御沟题红

    源见“红叶题诗”。借指暗传情愫。明张景《飞丸记.意传飞稿》:“当时御沟题红,涧泉流饭,后来俱有结果。”

  • 贯狱

    同“贯索”。明 庄元臣《叔苴子内篇》卷一:“王子晋弃万乘而仙举缑山之上,以不生为生者也;累囚服桎梏而偷延贯狱之中,以死为不死者也。”【词语贯狱】   汉语大词典:贯狱

  • 上长竿

    源见“鲇鱼上竹竿”。喻作大官,居高位。宋刘克庄《昭君怨》词:“君莫上长竿,下来难。”

  • 张三影

    宋李颀《古今诗话.有客谓张三影》:“有客谓张子野曰:‘人皆谓公为张三中,即“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也。’公曰:‘何不目我三影?’客不晓。公曰:‘“云破月来花弄影”,“娇柔懒起,帘压卷花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