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怒发冲冠

怒发冲冠

指蔺(lìn躏)相如看见秦国昭王没有给赵国十五城交换和氏玉璧的诚意,气愤得头发直竖,冲顶起了帽子。后以此典形容气愤到极点。当时,秦国昭王坐在离宫章台(今陕西西安市西北)上接见蔺相如,蔺相如捧着玉璧献给秦国昭王。秦昭王十分高兴,把玉璧递给妃嫔和侍从人员观看,侍从人员都呼喊万岁。蔺相如看到秦昭王没有补偿城池给赵国的诚意,就走上前说:“玉璧上有小斑点,请允许我指给大王看看。”秦昭王把玉璧交给他。蔺相如便拿着玉璧后退几步站着,靠着殿柱,气愤得头发直竖,冲顶起帽子。此典又作“发上冲冠”。

【出典】:

史记》卷81《廉颇蔺相如列传》2440页:“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璧有瑕(xiá侠,玉的斑点),请指示王。’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却(退)立,倚(yǐ椅,靠着)柱,怒发上冲冠。”

【例句】:

北周·庾信《鉏麑见赵盾赞》:“鉏麑受命,怒发冲冠。” 唐·元稹《观兵部马射赋》:“凡献艺者,岂自疑于无,必冲冠怒发扬鞭,气逸引满雷。” 宋·岳飞《满江红》词:“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宋·陈亮《与吕伯恭正字书》:“每念及此,或推案大呼,或悲泪填臆,或发上冲冠,或拊掌大笑。”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34:“理刑一看,怒发冲冠,连四尼多拿了,带到衙门里门。” 清·刘鹗《老残游记》6回:“想到此处,不觉怒发冲冠,恨不得立即将玉贤杀掉,方出心头之恨。” 清·曹宗璠《翟公客》:“灌将军目眦尽裂,发上冲冠,怒骂之,极诋其生平,不值一钱。”


主谓 愤怒得头发直竖,连帽子都被顶起来了。语本《庄子·盗跖》:“谒者入通,盗跖闻之大怒,目如明星,发上指冠。”《九尾龟》73回:“不知怎的,这件事情漏了风声,竟被沈剥皮哓得,只气得他~,浑身乱抖。”△用于形容极端愤怒。→为之发指 拊膺切齿 怒气冲天 令人发指 ↔欢喜若狂。也作“发怒冲冠”、“发上冲冠”、“发上指冠”、“发踊冲冠”、“怒发指冠”。


解释头发直竖,顶起帽子。形容愤怒到极点。

出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

战国时,秦昭王听说赵惠文王得到了楚国的和氏璧,就派人送信给赵王,表示愿意用十五座城池换和氏璧。和氏璧虽然是赵国的国宝,但是秦国势力强大,赵王和大臣们明知十五城的条件为假,但是又不能不答应,于是将计就计,派遣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到秦国谈判。蔺相如把璧献给秦王,秦王大喜,但是只管传给身边的美人和大臣观看,并没有拨付城池的意思。蔺相如于是上前说:“其实和氏璧上也有小的瑕疵,请您允许我指给您看。”秦王把璧递给相如。相如拿到璧,马上背靠着柱子,当时怒气使头发竖立,都顶起了帽子。相如对秦王说:“您想要这个和氏璧,派人送信给我们赵王。赵王召集大臣商议,大臣们都说:‘秦国贪得无厌,倚仗自己势力强大,用空话来索求宝璧,所许诺的那些用以换璧的城池恐怕根本得不到。’但是我认为,老百姓之间的交往尚且不互相欺骗,何况秦国这样的大国呢?再说,也不能因为一个璧的缘故而让强大的秦国不高兴。于是,赵王为了尊重大国的威严和表示自己的尊敬,才同意派我来奉献宝璧。现在我来到这里,您态度傲慢,得到宝璧后竟然传给身边的女人,以此戏弄我。我看您并不打算把那些城池交付给赵王,所以我才取回此璧。如果您逼我,我今天就把璧和头一起撞碎在这根柱子上。”蔺相如拿着璧看着柱子,打算把它撞在柱子上。秦王害怕真的弄碎了宝璧,就同意斋戒五天再受璧。蔺相如知道秦王终究不会交付城池,就趁机派人悄悄把璧又送回了赵国。

近义怒气冲天

例句

半小时后,门被打开,孙增加一个箭步窜进去,怒发冲冠,举手要打妻子,可一望妻子泪水滂沱的脸,心软了。


【词语怒发冲冠】  成语:怒发冲冠汉语词典:怒发冲冠

猜你喜欢

  • 大喜过望

    指英布初见刘邦,刘邦怠慢不恭,他心里很不高兴;及到住所,招待他用之帷帐、饮食和侍从官员与汉王刘邦的规格一样,才大喜,觉得这超过他原来之想望。后以此典比喻事情的结果比原来的希望还好而非常高兴。英布(?—

  • 宾客红莲

    源见“莲幕”。美称幕僚。清尤侗《上制府郎尚书》诗:“宾客红莲谈玉帐,将军细柳挚雕弓。”

  • 顺德者昌,逆德者亡

    《汉书.高帝纪》:“臣闻‘顺德者昌,逆德者亡’,‘兵出无名,事故不成’。”顺:依顺;德:德行;昌:昌盛;逆:违逆;亡:毁灭。意谓符合依顺道德的,就能够昌盛繁荣,违逆道德的则会遭到毁灭。明.朱鼎《玉镜台

  • 舆人诵

    《左传.襄公三十年》:“(郑子产)从政一年,舆人诵之曰:‘取我衣冠而褚(chǔ通储)之,取我田畴而伍之。孰杀子产,吾其与之。’及三年,又诵之曰:‘我有子弟,子产诲之;我有田畴,子产殖之。子产而死,谁其

  • 伯乐

    源见“伯乐相马”。喻指有眼力,善于发现、选拔、使用出色人才者。唐韩愈《杂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词语伯乐】   汉语大词典:伯乐

  • 蚁穴驾车

    同“蚁梦”。宋刘克庄《水调歌头.解印有期戏作》词:“梦里偶然得意,醒后才堪发笑,蚁穴驾车还。”

  • 恋空桑

    同“恋三宿”。清袁枚《例有所避将迁滁州留别随园》诗之一:“颇似神仙逢小劫,敢同佛子恋空桑?”【词语恋空桑】   汉语大词典:恋空桑

  • 是非只为多开口

    宋.无名氏《张协状元》第四十出:“一剑教伊死了休,黄泉路上必知羞。是非只为多开口,烦恼皆因强出头。”“是非只为多开口”,意谓多言易失,招惹出是是非非。明.无名氏《鸣凤记.秋夜女工》:“是非只为多开口。

  • 鹅池雪

    同“鹅池平蔡”。明孙承宗《阳关引》词:“把眼前飞絮,学作鹅池雪。待四方勘定,直北迎节归。”

  • 见兔放鹰

    见“见兔呼狗”条。连动 看到兔子马上放出猎鹰追捕。比喻看准时机,立即采取行动,谋取实利。语出宋·普济《五灯会元》:“妙湛回:‘布大教网,漉人天鱼,不如见兔放鹰,遇獐发箭。’”明·天然痴叟《石点头》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