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得手

得手

同“得心应手”。宋陈长方步里客谈.太史公有侠气》:“太史公有侠气,故于赵奢、穰苴、仪、秦、刺客等作传更得手。”


【词语得手】   汉语词典:得手

猜你喜欢

  • 斩蛇逐鹿

    源见“赤帝子”、“中原逐鹿”。喻消灭敌人,争夺天下。明张凤翼《红拂记.同调相怜》:“风尘暗四郊,奋英豪,斩蛇逐鹿谁能料?”并列 比喻封建时代群雄角逐,争夺统治权。语本《史记·高祖本纪》:“高祖被酒,夜

  • 谷城授策

    源见“圯桥进履”。指黄石公在圯上授张良的兵书战策。北周庾信《周上柱国齐王宪神道碑》:“则少有壮志,颇校兵书,玄水降灵,谷城授策……莫不吟诵在心,撰成于手。”

  • 腰围月减

    源见“沈约瘦”。形容日见消瘦。清赵翼《钱竹初挽诗》:“腰围月减频量带,目疾宵昏只掩关。”

  • 倾葵之意

    源见“倾阳”。比喻忠诚之心。明梁辰鱼《浣纱记.论侠》:“孝道略尽,忠诚未孚,思欲报寸草之心,申倾葵之意。”

  • 寻常

    八尺叫“寻”,寻的一倍叫“常”。多指较短的距离或较小的地方。《左传.成公十二年》:“及其乱也,诸侯贪冒,侵欲不忌,争寻常,以尽其民。”争寻常:为极小的地方而争战。《庄子.天运》:“以舟之可行于水也,而

  • 唾余

    唾沫之余。清代江藩《汉学师承记.江永》:“考永学行乃一代通儒,……然所著乡党图考,四书典林,帖括之士,窃其唾余,取高第、掇巍科者数百人。”后因以“拾人唾余”,比喻意见或言论是他人之点滴余绪,微不足道。

  • 辟寒金

    旧题晋.王嘉《拾遗记》卷七:“昆明国贡嗽金鸟,形如雀而色黄,羽毛柔密,常吐金屑如粟,铸之可以为器。此鸟畏霜雪,乃起小屋处之,名曰辟寒台。宫人争以鸟吐之金,用饰钗珮,谓之辟寒金。故宫人相嘲曰:‘不服辟寒

  • 鹤氅神仙

    同“鹤氅人”。宋洪适《选冠子》词:“鹤氅神仙,兔园宾客,高会坐移清漏。”

  • 敲骨吸髓

    《景德传灯录.菩提达磨》:“昔人求道,敲骨取髓,刺血济饥。”后以“敲骨吸髓”称残酷地剥削。清冯桂芬《请减苏松太浮粮疏》:“向来暴敛横征之吏,所谓敲骨吸髓者,至此而亦无骨可敲无髓可吸矣。”并列 敲击骨头

  • 鱼吹细浪

    源见“瓠巴鼓瑟”。形容乐声美妙动听。唐杜甫《城西陂泛舟》诗:“鱼吹细浪摇歌扇,燕蹴飞花落舞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