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彩衣娱亲

彩衣娱亲

源见“老莱娱亲”。谓孝养父母。三国 魏曹植《灵芝篇》:“伯瑜年七十,彩衣以娱亲。”


【典源】 《初学记》卷十七引 《孝子传》 曰:“老莱子至孝,奉二亲,行年七十,著五彩褊襕衣,弄雏鸟于亲侧。”《艺文类聚》卷二十引 《列女传》 曰:“老莱子孝养二亲,行年七十,婴儿自娱,著五色采衣。尝取浆上堂,跌仆,因卧地为小儿啼,或弄乌鸟于亲侧。”《太平御览》卷四一三引师觉授《孝子传》曰:“老莱子者楚人,行年七十,父母俱存,至孝蒸蒸,常着班兰之衣,为亲取饮,上堂脚胅(跌),恐伤父母之心,因僵仆为婴儿啼。孔子曰:‘父母老,常年不称老,为其伤老也。若老莱子,可谓不失孺子之心矣。’”

【今译】 老莱子是春秋时楚国的隐士,他天性至孝,年已七十,而父母健在。常常穿上五彩斑斓的衣服,装作婴儿来使父母高兴。曾经为父母取浆上堂,摔倒,恐怕让父母伤心,于是仆倒装出婴儿的啼哭声。有时还在父母身边弄鸟儿玩耍。孔子说他:“父母年老,说话不提老字,怕父母伤心,老莱子,可以说是不失孺子之心了。”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尽心孝敬奉养父母。

【典形】 斑采舞、斑衣、斑衣侍、彩服、彩衣、彩衣斑、彩衣娱白发、服彩老莱、莱公衣、莱衣、莱子衣、老莱心、老莱衣、弄乌莱子、五彩服、舞彩、舞衣斑、戏彩、衣同莱子、斑衣作儿剧、斑衣儿啼、莱子戏庭、舞斑衣、舞莱衣、斑衣舞、老莱裾、老莱戏、莱衣半彩、斑衣效老莱。

【示例】

〔斑采舞〕 明·杨慎《千秋岁·壬寅新正二月寿内》:“五福中天聚、百秩从今数。最难得,芝兰庭下斑采舞。”

〔斑衣〕 明·程本立《题李典仪云东卷》:“一官淹白首,万里梦斑衣。”

〔斑衣侍〕 宋·张元干 《满庭芳·寿》:“满泛椒觞献寿,斑衣侍,云毋分屏。”

〔彩服〕 宋·苏轼《朱寿昌郎中少不知母所在》:“爱君五十著彩服,儿啼却得偿当年。”

〔彩衣〕 唐·杜甫《奉贺阳城郡王太夫人》:“远传冬笋味,更觉彩衣春。”

〔彩衣斑〕 宋·张孝祥《西江月 ·代五三弟为老母寿》:“平年今日彩衣斑,兄弟同扶酒盏。”

〔彩衣娱白发〕 明·唐寅《寿严民望母八十》:“阶暗彩衣娱白发,月明黄鹤下青天。”

〔服彩老莱〕 唐·孟郊《春日同韦郎中使君送邹儒立》:“服彩老莱并,侍车江革同。”

〔莱公衣〕 元·揭傒斯 《送人归豫章》:“手持毛生檄,身着莱公衣。”

〔莱子衣〕 唐·岑参《奉送李宾客荆南迎亲》:“手把黄香扇,身披莱子衣。”

〔老莱心〕 唐·刘方平《寄严八判官》:“出塞能全仲叔策,安亲更切老莱心。”

〔老莱衣〕 唐·赵嘏《送韦处士归省朔方》:“到家翻有喜,借取老莱衣。”

〔弄乌莱子〕 宋·陈与义《陈叔易学士母阮氏挽词》:“避地梁鸿不偕老,弄鸟莱子若为心。”

〔五彩服〕 唐·刘禹锡《送太常萧博士弃官归养》:“贪荣五彩服,逐挂两梁冠。”

〔舞彩〕 清·杨潮观《温太真晋阳分别》:“我何须衣锦却还乡,只要旧日莱衣,舞彩无恙。”

〔舞衣斑〕 清·归庄《寿王尔然外太舅》:“酌酒升堂惭玉润,回看左右舞衣斑。”

〔戏彩〕 清·汤斌《送李子德奉旨归养》:“到日高堂应戏彩,御香未散绕衣襟。”

〔衣同莱子〕 唐·罗隐《寄池州郑员外》:“衣同莱子曾分笔,扇似袁宏别有天。”


【词语彩衣娱亲】  成语:彩衣娱亲汉语词典:彩衣娱亲

猜你喜欢

  • 亏一篑功

    同“功亏一篑”。唐太宗《伤辽东战亡》诗:“未展六奇术,先亏一篑功。”

  • 咷笑

    《易.同人》:“同人,先号咷而后笑,大师克相遇。”后因以“咷笑”指悲欢。明陈子龙《杂诗》之九:“采药愧生趣,泛瑟起哀思。旅人终琐琐,咷笑亦何为?”【词语咷笑】   汉语大词典:咷笑

  • 汉川沉

    同“汉水沉碑”。唐张九龄《陪王司马登薛公逍遥台》诗:“赋怀湘浦吊,碑想汉川沉。”

  • 鹤氅神仙

    同“鹤氅人”。宋洪适《选冠子》词:“鹤氅神仙,兔园宾客,高会坐移清漏。”

  • 壶公术

    源见“壶中天”。指仙道变化。唐钱起《药堂秋暮》:“勉事壶公术,仙期待赤龙。”

  • 寒谷鸣律

    源见“邹衍吹律”。用以借喻夫妇之间的依存关系。南朝 宋颜延之《秋胡行》:“椅梧倾高凤,寒谷待鸣律。”

  • 白最良

    同“白眉良”。元揭傒斯《病中初度》诗:“举眼青如故,轩眉白最良。”

  • 亡家走狗

    源见“丧家之狗”。比喻穷迫无处存身的人。明张景《飞丸记.戟户逢仇》:“叹伶仃,亡家走狗,四顾眼睁睁。”

  • 不打不成相识

    打:交手,较量。 意谓不经过较量,彼此不能相互了解,就不能很好地结识。语出《水浒全传》三八回:“戴宗道:‘你两个今番却做个至交的兄弟。常言道:不打不成相识。’”《今古奇观.怀私怨狠仆告主》:“那吕大

  • 支伯有道

    《庄子.让王》:“舜让天下于子州支伯。子州支伯曰:‘予适有幽忧之病,方且治之,未暇治天下也。’故天下大器也,而不以易生,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乎俗者也。”舜把天下让给子州支伯。支伯说:“我正患着忧愁苦恼的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