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异口同声

异口同声

亦作“异口同音”。大家的说法都相一致。《宋书.庾炳之传》:“今之事迹,异口同音,便是彰著,政未测得物之数耳。”


主谓 很多人说出同样的话。形容意见相同。朱苏进、胡建新《康熙帝国》:“众蒙古王爷~地:永远忠于爱新觉罗皇帝!”△用以说明意见高度一致。→众口一辞 万口一谈 不约而同 如出一口一口同音同声一辞 ↔众说纷纭 各执己见 议论纷错 各执一词 莫衷一是 言人人殊。也作“异口同辞”、“异口同音”、“异口同韵”。


【词语异口同声】  成语:异口同声汉语词典:异口同声

猜你喜欢

  • 金华羽士

    晋.葛洪《神仙传.黄初平》:“黄初平者,丹溪人也。年十五,家使牧羊。有道士见其良谨,便将至金华山石室中,四十余年不复念家。其兄初起行山寻索初平,历年不得。后见市中有一道士,初起召问之,……道士曰:‘金

  • 温衾扇枕

    同“温席扇枕”。元 柯丹丘《荆钗记.会讲》:“亲年迈,且自温衾扇枕,随分度朝昏。”见“温枕扇席”。元·柯丹邱《荆钗记·会讲》:“亲年迈,且自~,随分度朝昏。”【词语温衾扇枕】  成语:温衾扇枕汉语大词

  • 槟榔一斛

    参见:求槟榔

  • 云破月来花弄影

    明月冲破云层,花在月光下摆弄身影。 形容月夜如画的景色。语出宋.张先《天仙子》:“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元.张寿卿《红梨花》二折:“俺只索立定身躯注着眼睛,可正是云破月来花弄影。”元.无

  • 将美

    《孝经.事君》:“君子之事上也……将顺其美,匡救其恶。”因以“将美”谓成人之美。多用于对君上。《汉书.杜钦传》:“钦之补过将美,皆此类也。”颜师古注:“将,助也。”《新唐书.郑覃传》:“帝善其将美。”

  • 纳履踵决

    谓穿鞋而鞋破,脚后跟露在外面,比喻穷困。《庄子.让王》:‘‘曾子居卫,……三日不举火,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缨绝,捉襟而肘见,纳履而踵决。”参见“捉衿肘见”条。见“纳屦踵决”。【词语纳履踵决】  成语:纳

  • 田豫俭素

    《三国志.魏书.田豫传》:“田豫清俭约素,赏赐皆散之将士。每胡、狄私遗,悉簿藏官,不入家;家常贫匮。”南朝宋.裴松之注引《魏略》曰:“豫罢官归,居魏县。汝南为具资数千匹,遣人饷豫,豫一不受。”三国魏并

  • 忧杞

    源见“杞人忧天”。喻指不必要的顾虑。王鼎《赠人菊》诗之一:“未易识荆缘尚浅,徒劳忧杞恨难言。”【词语忧杞】   汉语大词典:忧杞

  • 分形共气

    同“分形同气”。《梁书.武陵王纪传》:“友于兄弟,分形共气。”见“分形同气”。《梁书·武陵王纪传》:“友于兄弟,~。”【词语分形共气】  成语:分形共气汉语大词典:分形共气

  • 高唐暮雨

    同“高唐梦”。明徐渭《玉簪》诗:“洛浦惊鸿别,高唐暮雨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