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山鸡舞镜

山鸡舞镜

南朝宋.刘敬叔《异苑》卷三:“山鸡爱其毛羽,映水则舞。魏武(曹操)时,南方献之,帝欲其鸣舞而无由。公子苍舒令置大镜其前,鸡鉴(照)形而舞不知止。遂乏死。韦仲将为之赋其事(“其事”,一本作“甚美”)。”

后因以“山鸡舞镜”比喻人顾影自怜或对镜顾盼。

北朝北周.庾信《镜赋》:“山鸡看而独舞,海鸟见而孤鸣。”前句即用此典。唐.李商隐《破镜》诗:“秦台一照山鸡后,便是孤鸾舞罢时。”


主谓 野鸡对着镜子跳舞,自以为姿态优美。比喻自我陶醉或顾影自怜。语本南朝宋·刘敬叔《异苑》卷3:“山鸡爱其毛羽,映水则舞。魏武时,南方献之,帝欲其鸣舞而无由。公子苍舒令置大镜其前,鸡鉴形而舞不知止,遂至死。”《镜花缘》20回:“丹桂岩~,碧梧岭孔雀开屏。”△贬义。用于自我欣赏的人物情操方面。→孤芳自赏孔雀开屏。也作“山鸡映水”、“山鸡照影”。


【典源】南朝宋·刘敬叔《异苑》卷三:“山鸡爱其毛羽,映水则舞。魏武时,南方献之,帝欲其鸣舞而无由。公子苍舒令置大镜其前,鸡鉴形而舞,不知止,遂乏死。”

【今译】 山鸡很喜爱自己的羽毛,每当在水边照出自己的身影就起舞。魏武帝曹操时,南方有来进献山鸡的,曹操想让它鸣舞而不知怎么办。其子曹冲(字苍舒) 出主意教在它面前摆上大镜子,山鸡看见自己身形便舞蹈不休,终于累死了。

【释义】 后以此典咏镜; 或形容舞姿。

【典形】 山鸡舞、山鸡舞镜、山鸡照影、舞镜、舞山鸡、照山鸡、山鸡眩影、山鸡学舞、山鸡临清镜。

【示例】

〔山鸡舞〕 宋·苏轼《石镜》:“山鸡舞破半岩云,菱叶开残野水春。”

〔山鸡舞镜〕 清·黄遵宪 《番客篇》:“山鸡爱舞镜,海燕贪栖梁。”

〔山鸡照影〕 宋·黄庭坚 《睡鸭》:“山鸡照影空自爱,孤鸾舞镜不作双。”

〔舞镜〕 唐·白居易《鸡距笔赋》:“团扇或书,同舞镜之挥霍。”

〔舞山鸡〕 北周·庾信《咏画屏风诗》之十三:“吹箫迎白鹤,照镜舞山鸡。”

〔照山鸡〕 唐·李商隐《破镜》:“秦台一照山鸡后,便是孤鸾罢舞时。”


【词语山鸡舞镜】  成语:山鸡舞镜汉语词典:山鸡舞镜

猜你喜欢

  • 鸿门

    源见“鸿门宴”。借指危难。唐李白《赠张相镐》诗之一:“佐汉解鸿门,生唐为后身。”【词语鸿门】   汉语大词典:鸿门

  • 侯门似海

    同“侯门如海”。《红楼梦》六回:“哎哟!可是说的了:‘侯门似海’,我是个什么东西儿!他家人又不认得我,去了也是白跑。”见“侯门如海”。《红楼梦》6回:“哎哟,可说的了:‘~’,我是个什么东西儿! 他家

  • 黄绢句

    同“黄绢词”。宋辛弃疾《定风波.药名》词:“便好剩留黄绢句,谁赋,银钩小草晚天凉。”【词语黄绢句】   汉语大词典:黄绢句

  • 十日平原

    同“十日饮”。汪洋《归途奉怀闽中诸友用去岁留别闽中诸友韵》:“海南重见又相离,我本天涯唱《竹枝》。十日平原留不醉,一帘飞瀑看何时?”偏正 比喻朋友连日欢聚。汪洋《归途奉怀闽中诸友用去岁留别闽中诸友韵》

  • 圯上

    源见“圯桥进履”。指张良桥上进履受兵法事。南朝 宋傅亮《为宋公修张良庙教》:“交神圯上,道契商洛。”【词语圯上】   汉语大词典:圯上

  • 越鸟南飞

    源见“越鸟南栖”。形容南方人思乡南归。唐李群玉《登宜春醉宿景星寺寄郑判官兼简空上人》诗:“越鸟日南飞,芳音愿相次。”

  • 牛鸣

    源见“一牛吼地”。谓牛鸣声可及之地。喻距离较近。宋王安石《招吕望之使君》诗:“潮沟直下两牛鸣,十亩涟漪一草亭。”【词语牛鸣】   汉语大词典:牛鸣

  • 中山醉梦

    同“中山沉醉”。明汤显祖《牡丹亭.婚走》:“伤春便埋,似中山醉梦三年在。”

  • 文倚马

    源见“倚马才”。形容文思敏捷,为文顷刻而成。宋张元幹《喜迁莺令.送何晋之》词:“文倚马,笔如椽,桂殿早登仙。”

  • 绣文倚市

    绣文:用彩色丝、绒、棉线在绸、布等上面刺绣成花纹、图像或文字。此处泛指手工业生产劳动。后以此典比喻正当事业不受重视,不如末业小技;也形容泛指非正当谋生手段。 倚(yǐ椅):靠。 此典指从事手工业生产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