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山泽臞仙

山泽臞仙

臞(qú渠):瘦。此典指司马相如认为传说中列仙住在深山水泽之间,形貌清瘦。后以此典形容士人隐居山野,容貌清瘦。司马相如见汉武帝喜爱成仙之道,因此上奏说:“上林描写之事不算最好,还有华丽的。我曾经撰写《大人赋》,尚未完成,请允许我写成献上。”司马相如认为传说的诸仙和术士居住在深山水泽之中,形貌清瘦,这不是帝王要求之仙意,于是便写成《大人赋》。此典又作“癯仙”、“臞仙老山泽”、“山泽臞”、“山泽儒仙”、“臞仙”。

【出典】:

史记》卷117《司马相如列传》3056页:“相如见上好(hào号,喜爱)仙(古代方士所幻想一种超出人世、长生不死之人)道,因曰:‘上林之事未足美也,尚有靡(mǐ米,华丽)者。臣(官吏、百姓对君主自称)尝为《大人赋》,未就,请具而奏之。’相如以为列仙之传居山泽间,形容甚臞,此非帝王之仙意也,乃遂就《大人赋》。”

【例句】:

宋·苏轼《余与李廌方叔相知》:“归家但草凌云赋,我相夫子非癯仙。” 宋·陆游《夜读隐书有感》:“常鄙臞仙老山泽,要令仰首看飞翔。” 宋·陆游《自咏》:“平生意薄刀笔吏,投老身为山泽臞。” 宋·张孝祥《题鲁如晦通隐》:“不向江湖忘魏阙,故应山泽有儒仙。” 元·萨都拉《寄句曲外史》:“霞佩翩翩出洞天,当时仿佛见臞仙。”


【典源】《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相如见上好仙道,因曰:‘上林之事非足美也,尚有靡者。臣尝为《大人赋》,未就,请具而奏之。’相如以列仙之传居山泽间,形容甚臞(qu),此非帝王之仙意也,乃遂就《大人赋》。”《汉书·司马相如传》亦载,中作“列仙之儒居山泽间”。

【今译】 汉代司马相如见武帝喜好修仙求道之事,于是奏道:“上林的描写不算是最好,还有比它更美好的。臣曾写《大人赋》,尚未写成,请写好而进上。”相如认为各类仙人相传居住于山泽之中,形貌清瘦,这不是帝王要追求的仙意,因而写出《大人赋》。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士人隐居山野,容貌清瘦。

【典形】 臞仙、臞仙老山泽、癯仙、山泽臞、山泽儒仙、形容山泽臞。

【示例】

〔臞仙〕 元·萨都拉《寄句曲外史》:“霞佩翩翩出洞天,当时仿佛见臞仙。”

〔臞仙老山泽〕 宋·陆游《夜读隐书有感》:“常鄙臞仙老山泽,要令仰首看飞翔。”

〔癯仙〕 宋·苏轼《余与李方叔相知》:“归家但草凌云赋,我相夫子非癯仙。”

〔山泽臞〕宋·陆游《自咏》:“平生意薄刀笔吏,投老身为山泽臞。”

〔山泽儒仙〕 宋·张孝祥《题鲁如晦通隐》:“不向江湖忘魏阙,故应山泽有儒仙。”


猜你喜欢

  • 牛津

    源见“牛郎织女”。指天河。宋杨亿《戊申年七夕五绝》之四:“争如灵匹年年别,莫恨牛津隔凤辀。”【词语牛津】   汉语大词典:牛津

  • 彩鸾

    源见“文箫”。借指多情美女。清龚自珍《太常行》词:“一身云影堕人间,休认彩鸾看。”【词语彩鸾】   汉语大词典:彩鸾

  •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面对落花,慨叹春光逝去,人似归燕,见故地陈迹依然。 原意是抒发伤春惜时,抚今思昔的感慨。语出宋.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 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 安石对哀筝

    源见“闻筝堕泪”。谓哀叹忠良见疑。宋钱惟演《泪》诗:“夜半商陵闻别鹤,酒阑安石对哀筝。”

  • 黄羊祀灶

    汉代阴识家先世曾以黄羊祭祀灶神而发财致富,其后子孙繁昌。《后汉书.阴识传》:“初,阴氏世奉管仲之祀,谓为‘相君’。宣帝时,阴子方者,至孝有仁恩,腊日晨炊而灶神形见,子方再拜受庆。家有黄羊,因以祀之。自

  • 辞金蹈海

    源见“鲁连辞赏”、“鲁连蹈海”。指不慕富贵,慷慨有气节。明武宗《刘基赠谥太师文成诰》:“受爵能让,怀辞金蹈海之风;成功不居,从辟谷封留之请。”并列 比喻不慕富贵慷慨有气节。《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载:

  • 教学相长

    指教和学相互促进。古人说得好:“即使有很好吃的菜肴,不去吃,就不知它的滋味;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也不知它的好处。所以学了以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教了别人,才知道自己也有不清楚的地方。知道自己的

  • 陆氏橘

    同“陆绩橘”。唐岑参《送许员外江外置常平仓》诗:“仍怀陆氏橘,归献老亲尝。”【词语陆氏橘】   汉语大词典:陆氏橘

  • 沈侯瘦

    同“沈约瘦”。宋钱惟演《霜月》诗:“沈侯新觉瘦,宋玉旧多愁。”

  • 剜肉补疮

    唐聂夷中《伤田家》诗:“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后因以“剜肉补疮”谓为救眼前之急而不计后难。宋朱熹《乞蠲减星子县税钱第二状》:“必从其说,则势无从出,不过剜肉补疮,以欺天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