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山公醉

山公醉

晋书.山涛传》附《山简传》:“(山简字季伦。永嘉三年为征南将军,镇襄阳)简优游卒岁,唯酒是耽。诸习氏,荆土豪族,有佳园池,简每出嬉游,多之池上,置酒辄醉,名之曰高阳池。时有童儿歌曰:‘山公出何许,往至高阳池。日夕倒载归,酩酊无所知。时时能骑马,倒著白接䍠。举鞭向(《世说新语.任诞》、《太平御览》卷一六八、五七〇俱引作“问”,当从)葛疆,何如并州儿?’疆家在并州,简爱将也。”

晋山简为镇南将军,在襄阳之日喜欢游乐。他经常在高阳池上与宾朋宴饮,一醉方休。后用为咏醉饮之典。

唐.王维《汉江临泛》:“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此以山简喻当时地方官,谓愿与之共饮。唐.许浑《陪王尚书泛舟莲池》:“客散山公醉,风高月满城。”此以山简比王尚书,写其游宴尽兴。


【词语山公醉】   汉语词典:山公醉

猜你喜欢

  • 八音遏密

    《书.舜典》:“帝乃殂落,百姓如丧考妣。三载,四海遏密八音。”谓尧死,天下举哀,停止作乐。后以“八音遏密”指国君或国家元首去世。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一:“明年冬,鼎湖弓剑竟弃臣民,八音遏密矣。”柳亚

  • 分玉镜

    同“分镜”。宋吴潜《水调歌头.夜来月佳甚呈景回自昭二兄戊午八月十八日》词:“问渠侬,分玉镜,断金钗。”

  • 沛歌风

    同“大风歌”。宋陆游《夜酌》诗:“鸣檐社公雨,卷野沛歌风。”

  • 正风

    旧说《诗经.国风》中的诗,有正变之分,《周南》《召南》自《关雎》至《驺虞》二十五篇为”正风”,邶风以下十三国风为“变风”。《毛诗序》:“至于王道衰,礼义废,政教失,国异政,家殊俗,而变风、变雅作矣。”

  • 拔茅连茹

    《周易.泰》:“拔茅茹以其汇。”王弼注:“茅之为物,拔其根而相牵引者也。”孔颖达疏:“以其汇者,汇,类也。以类相从。”茅指白茅,草名。茹,草木根部相互牵连的样子。拔茅草时也就连带拔起了同草根相牵连的东

  • 染翰

    用笔蘸墨书写。翰:毛笔。《文选.潘岳.秋兴赋》:“于是染翰操纸,慨然而赋。”唐代李善注:“翰,笔毫也。”《染书.萧介传》:“初,高祖招延后进二十余人,置酒赋诗,臧盾以诗不成,罚酒一斗,盾饮尽,颜色不变

  • 回天倒日

    源见“挥戈回日”。指扭转乾坤,力挽危局。形容力量极大。晋陆机《吊魏武帝文》:“夫以回天倒日之力,而不能振形骸之内;济世夷难之智,而受困魏阙之下。”并列 回转天空,倒转太阳。喻人的力量或权力极大。晋·陆

  • 南极老人

    《史记.天官书》:“狼比地有大星,曰南极老人。老人见,治安;不见,兵起。常以秋分时候之于南郊。”星辰中有一大星,名南极老人。俗传,主国泰民安,人长寿。后遂用为吉祥兆之典。唐.杜甫《寄韩谏议》:“周南留

  • 一饭三遗矢

    源见“廉颇善饭”。指年老体弱多病。董必武《八十岁初度》诗:“且惭一饭三遗矢,未就专门几折肱。”【词语一饭三遗矢】  成语:一饭三遗矢汉语大词典:一饭三遗矢

  • 委珠

    《东观汉记.钟离意传》:“显宗时,意为尚书,交趾太守坐赃千金,征还伏法,诏以其资物班赐群臣,意得珠玑,悉以委地而不拜赐。”后因以“委珠”为不收赃物,清廉自持之典。唐中宗《授张锡工部尚书制》:“宜升赐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