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屡见不鲜

屡见不鲜

指陆贾对儿子们说,不要让我多次看见不新鲜之食物。意即你们要经常用新鲜之食物待我。后以此典比喻经常见到的事物,没有新鲜感。陆贾在楚、汉战争中为刘邦立了很多功劳,官至太中大夫(在皇帝左右掌议论之官员)。刘邦死后,太子刘盈即位为汉惠帝,吕后大权独揽,为所欲为,滥杀刘氏诸王及宫室嫔妃与朝廷大臣,又滥封吕家诸子弟为王,享受高官厚禄。陆贾考虑不能争辩,就称病辞职回家。看到好畤(zhì志,今陕西乾县东)田地肥沃,便在那里安家。他将出使时所得到旅行袋中的包裹东西变卖。将钱分给五个儿子作生产资金。陆贾常常坐着用四匹马拉又适合老年人乘坐的舒适大车,带着唱歌跳舞奏乐之侍从十人,佩带着一把价值百金的宝剑。对他儿子们说:“跟你们约定,我到你们家里,你们要供给我人马酒食,尽量满足我的要求,每10天换一家。我要是死在谁家,他就得到宝剑、车马和侍从。一年中往来要到别人家作客,到你们家大概不过两、三次,时常来见你们,不要让我看到不新鲜之食物接待。你们用不着长久嫌弃我呀。”此典原文“数见不鲜”,后作“屡见不鲜”。

【出典】:

史记》卷97《郦生陆贾列传》2699、2700页:“陆生常安车驷马(用四匹马拉又适合老年人乘坐舒适之车辆),从歌舞鼓琴瑟侍者十人,宝剑直百金,谓其子曰:‘与汝约:过汝,汝给吾人马酒食,极欲,十日而更。所死家,得宝剑、车骑、侍从者。一岁中往来过他客,率(shuài帅,大概)不过再三过,数见不鲜,无久恩(hùn混,忧患)公为也。”

【例句】:

清·顾炎武《日知录》:“‘数见不鲜’,意必秦时人语,犹今人所谓‘常来之客不杀鸡’也。” 清·洪升《长生殿序》:“而近乃子虚乌有,动写情词赠答,数见不鲜。” 清末民初·梁启超《论专制体制有百害于君主而无一利》:“凡一姓之代兴,则其胜朝子孙,斩刈靡有孑遗,此前世数见不鲜之成例也。” 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文字的起源》:“不少的南部的人,到北方来,有的时候,竟也听不懂话,办不了事。这是数见不鲜的事。”


述补 多次看见,不觉得它的新奇。叶永烈《是是非非“灰姑娘”》:“在现代科学史上,真伪之争,更是~。”屡,不读作lěi。△多用于写感受。→司空见惯习以为常 不足为奇 ↔少见多怪 前所未有 闻所未闻 绝无仅有 独一无二。也作“数(shuò)见不鲜”。


【词语屡见不鲜】  成语:屡见不鲜汉语词典:屡见不鲜

猜你喜欢

  • 客嘲

    源见“扬子解嘲”。指世俗之人的嘲笑。元张翥《蜕庵岁晏百忧熏心排遣以诗》之三:“无地营家食,何心解客嘲?”【词语客嘲】   汉语大词典:客嘲

  • 诗囊

    源见“锦囊佳句”。放诗稿的袋子。宋陆游《病中偶得名酒小醉作此篇是夕极寒》诗:“诗囊羞涩悲才尽,药里纵横觉病增。”【词语诗囊】   汉语大词典:诗囊

  • 云烟过眼

    比喻容易消失的事物。宋代苏轼《宝绘堂记》:“吾薄富贵而厚于书,轻死生而重于画。岂不颠倒错谬,失其本心也哉。自是不复好。见可喜者,虽时复蓄之,然为人取去,亦不复惜也。譬之烟云之过眼,百鸟之感耳,岂不欣然

  • 秉烛夜游

    《文选.〈古诗十九首〉之十五》:“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愚者爱惜费,但为后世嗤。仙人王子乔,难可与等期。”后用为珍惜良辰美景,及时欢游行乐的典故。晋陆

  • 食天

    《史记.郦生陆贾列传》:“王者以民人为天,而民人以食为天。”后因以“食天”比喻人赖以生存的最重要的事物。宋姚勉《沁园春.寿陶守》词:“春雨悭时,千金斗粟,民仰使君为食天。”【词语食天】   汉语大词典

  • 楚执珪

    源见“庄舄越吟”。指越人庄舄。因其仕楚为执珪官,故称。唐杜甫《卜居》诗:“归羡辽东鹤,吟同楚执珪。”【词语楚执珪】   汉语大词典:楚执珪

  • 杨朱泣路歧

    同“杨朱泣歧路”。唐李商隐《荆门西下》诗:“洞庭湖阔蛟龙恶,却羡杨朱泣路歧。”

  • 覆盆

    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仆少负不羁之才,长无乡曲之誉。主上幸以先人之故,使得奉薄技,出入周卫之中。仆以为戴盆何以望天?故绝宾客之知,忘室家之业,日夜思竭其不肖之才力,以求亲媚于主上。”司马迁恃才不

  • 向隅

    汉刘向《说苑.贵德》:“今有满堂饮酒者,有一人独索然向隅而泣,则一堂之人皆不乐矣。”后遂以“向隅”表示孤独失意或得不到机遇而失望。南朝 梁徐悱《赠内》诗:“岂忘离忧者,向隅心独伤。”唐陈子昂《为义兴公

  • 三告投杼

    源见“曾参杀人”。谓谣言数传能使人信而转疑。鲁迅《书信集.致荆有麟》:“然而三告投杼,贤母生疑。千夫所指,无疾而死。”偏正 比喻流言数传会使不信者转为相信。语本《战国策·秦策二》:“昔者曾子处费,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