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嵇康锻”。指行其爱好而自得其乐之人。宋陆游《入秋游山赋诗略无阙日戏作》之七:“细推亦何乐,正类好锻嵇。”
同“吴市吹箫”。清杨昭《〈闲止书堂集钞〉跋》:“沉冤望雪,曾传吴市之箫;急难号天,爰下秦庭之泪。”【词语吴市之箫】 成语:吴市之箫汉语大词典:吴市之箫
晋皇甫谧《高士传.老莱子》:“老莱子者,楚人也。当时世乱,逃世,耕于蒙山之阳……饮水食菽,垦山播种。”后因以“东蒙客”泛指处士、隐士。唐高適《送郭处士往莱芜兼寄苟山人》诗:“君为东蒙客,往来东蒙畔。云
源见“嫦娥奔月”。喻求仙升天。唐李白《感遇》诗之三:“昔余闻姮娥,窃药驻云发。不自娇玉颜,方希炼金骨。”亦为死亡的婉词。明陈子龙《为杜徕西悼亡》诗:“窃药先奔羿,凌波不姓甄。”【词语窃药】 汉语大
源见“木雁”。谓无用之树木。清赵翼《老柳枝叶特茂诗以张之》:“残躯漫此半死桐,寿相端推不材木。”
今朝( ㄓㄠ zhāo ):今天。 今天有酒,今天且喝它大醉,明天的忧愁,等明天再说。 意谓只管目前享乐,不管其他。语出唐.罗隐《自遣》:“得意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
源见“潘安白发”。借指怀才不遇,身处逆境,愁情满怀。宋贺铸《雨中花》词:“回首扬州,猖狂十载,依然一梦归来。但觉安仁愁鬓,几点尘埃。”
源见“行不由径”。比喻行为不正,不守正道。唐元稹《戒励风俗德音》:“比周之迹已彰,尚矜介特;由径之踪尽露,自谓贞方。”宋孔平仲《续世说.仇隙》:“尧知其由径,始恶其为人。”【词语由径】 汉语大词典
源见“吹毛求疵”。谓刻意挑剔过失或缺点;亦称指摘细小的缺点。唐张说《狱箴》:“吏苟吹毛,人安措足!”清俞樾《茶香室丛钞.古人疵句》:“如此之类,虽属吹毛,然不能为古人讳也。”【词语吹毛】 汉语大词
宋代朱熹提倡读书要“三到”,即眼到、口到、心到。朱熹《训学斋规.读书写文字》:“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三到之中,心到最紧。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词语三到】 汉语大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