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尽信书不如无书

尽信书不如无书

孟子.尽心下》:“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武成》是《尚书》中《周书》的篇名。《尚书》又称《书经》或《书》。《尚书》相传为记载虞、夏、商、周四代典章文献的汇编,其中《秦誓》至《秦誓》三十二篇称为《周书》),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漂杵也!’”

孟子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完全信书,还不如没有书,书籍中的思想内容不一定全是正确的,如果不加分析地一概全信,那就会上当,以至自己也免不了发生谬误。孟子接着举例说,他对于《周书.武成》这篇文字,只不过取其两三页可靠而合理的东西罢了。至于说到武王伐纣时“血流漂杵”的记载,孟子是不以为然的。他认为,既然武王是以有道伐无道,怎么会杀那么多的人呢?

孟子不迷信书的意见本来是正确的,但是他在举例说明这个问题的时候,却把《武成》的意思给误解了。其本来的意思是说,纣王的部下因争权夺利而自相残杀,并不是说武王杀人过多。孟子为了宣扬“仁者无敌于天下”这一点,竟至发生了一点误会。何况说即使是正义的战争,双方作战也免不了巨大的牺牲呢!

后因以“尽信书不如无书”用为泛指不要迷信、拘泥于书本的典故。

清.王夫之《读通鉴论.汉章帝》:“有虞氏五载一巡守,岁不给于道途,所谓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也。”


主谓如完全相信依赖《书经》还不如没有《书经》。比喻不要过分迷信、拘守于书本条条框框。语本《孟子·尽心下》:“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宋·陆九渊《政之宽猛孰先论》:“呜呼,~。”△多用于写人做学问,办事情不要拘泥于书本。→活学活用 ↔食古不化


【词语尽信书不如无书】  成语:尽信书不如无书汉语词典:尽信书不如无书

猜你喜欢

  • 龙蛇

    源见“赤帝子”。指刘邦和项羽。唐高適《自淇涉黄河途中作》诗之十二:“屠钓称侯王,龙蛇争霸王。”刘开扬笺注:“龙蛇喻刘 项。‘霸王’之‘王’读去声。”源见“龙蛰蠖屈”。喻隐退。《汉书.扬雄传上》:“以为

  • 唾井无理

    参见:不唾井

  • 颛门名经

    《汉书.夏侯建传》:“胜从父子建字长卿,自师事胜及欧阳高,左右采获,又从《五经》诸儒问与《尚书》相出入者,牵引以次章句,具文饰说。胜非之曰:‘建所谓章句小儒,破碎大道。’建亦非胜为学疏略,难以应敌。建

  • 从赤松游

    指张良辅汉功成身退,不恋爵禄,辞官归隐的故事。后以此典比喻不恋爵禄,辞官隐退。张良(?——前186),字子房,相传为城父(今安徽亳县东南)人。秦末农民战争中,张良聚众归刘邦,不久游说项梁立韩贵族成为韩

  • 直道事人

    坦率正直地为人做事。又作“直道而行”。为隋人冯慈明之语。冯慈明(550-617年)字无佚,信都长乐(今河北冀县)人。隋文帝时曾任行台礼部侍郎、并州总管府司士参军、吏部员外郎兼内史舍人等职。炀帝时又曾任

  • 商老

    同“商山四皓”。唐杜甫《收京》诗之二:“羽翼怀商老,文思忆帝尧。”【词语商老】   汉语大词典:商老

  • 民听

    《书.泰誓中》:“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民听,本谓民众的听闻。后指民众的舆论。晋袁宏《后汉纪.桓帝纪下》:“处士豫章徐稚……德行纯备,著于民听。”《宋书.武帝纪下》:“其有讼狱亏滥,改刑乖愆,

  • 悲陵谷

    源见“陵谷”。谓慨叹世事巨变。唐韩偓《出官经硖石县》诗:“逆旅讶簪裾,野老悲陵谷。”

  • 汗牛充屋

    同“汗牛充栋”。清方东树《切问斋文钞书后》:“非要非玄,而冗长并录,是《书》不止百篇,《诗》不止三百。非惟汗牛充屋,不能尽载,且适以罔道迷人。”【词语汗牛充屋】  成语:汗牛充屋汉语大词典:汗牛充屋

  • 雌霓之诵

    《梁书.王筠传》:“约(沈约)制《郊居赋》,构思积时,犹未都毕,乃要筠示其草。筠读至‘雌霓(五激反)连蜷’,约抚掌欣抃曰:‘仆常恐人呼为霓(五鸡反)。’……约曰:‘知音者希,真赏殆绝,所以相要,政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