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小巫见大巫

小巫见大巫

太平御览》卷七三五引《庄子》:“小巫见大巫,拔茅而弃,此其所以终身弗如也。”

巫,指巫师。小巫的法术比不上大巫。见了大巫,拔起卜吉凶之茅而走。后引申为相形见绌之典。

三国志.吴书.张纮传》:裴松之注引《吴书》魏.陈琳《答张纮书》:“此间率少于文章,易为雄伯。……今景兴(王朗)在此,足下与子布(张昭)在彼,所谓小巫见大巫,神气尽矣。”小巫,陈琳自喻。


主谓 巫,旧时专门装神弄鬼,替人祈祷,以此为职业的人。小巫见了大巫师,自觉不如其高明。形容相形见绌,远远不如。《太平御览》卷735引《庄子》:“~,拔茅而弃,此其所以终身弗如。”鲁迅《华盖集续编·我还不能“带迁”》:“真是‘~’,使我自惭究竟不及白人毒辣勇猛。”△常用以作大小、高低的比较,带有诙谐、嘲讽意味。→相形见绌 相形失色 ↔半斤八两不相上下 相去无几


小巫见大巫”比喻学问、技艺远不如人之意。

为什么有此说法呢? “巫”义为何呢?

三国志·吴志·张纮 ( hónɡ) 传》裴松之注引 《吴书》记载:张纮 ( 字子纲) 看到一个南榴木枕,非常喜爱、欣赏其纹理,因而为之作了一篇赋文。在北方的陈琳看到了这篇赋文,认为写得不错,于是拿出来给别人看,说道: “这是我的同乡张子纲写的,真好啊!”

后来,陈琳的一些赋文、论文如 《武库赋》、 《应机论》等被张纮 ( 子纲) 看到了,“深叹美之”,并给陈琳去了一信。陈琳回信说:“我在河北,与外界相隔,此间很少人为文,所以 ‘易为雄伯’,我受此称誉,‘非其实也’,现今景兴在此,足下与子布在彼,我比起来真是 ‘小巫见大巫’啊! ‘神气’尽了啊!”陈琳自谦自己这个“小巫”比不上张纮他们那些 “大巫”。

“巫”,原指装神弄鬼替人去灾祈福为职业的人。因此,凡 “巫”必有 “术”, “术”为技艺、方法,引申为能力、水平等义。所以,“小巫”的能力、水平自然比不上 “大巫”,因之 “小巫见大巫”便用以比喻学问水平、技艺能力不如他人之意。


【词语小巫见大巫】  成语:小巫见大巫汉语词典:小巫见大巫

猜你喜欢

  • 麋鹿游

    源见“鹿走姑苏台”。喻指国家沦亡。清林旭《虎丘道上》诗:“新愁旧恨相随续,举目真看麋鹿游。”源见“麋鹿群”。指隐逸生活的闲适。唐杜甫《题张氏隐居》诗之一:“不贪夜识金银气,远害朝看麋鹿游。”【词语麋鹿

  • 铤鹿

    源见“铤而走险”。快速奔跑的鹿。亦比喻处于穷途末路铤而走险的人。清黄遵宪《羊城感赋》之二:“铤鹿偶然完首尾,烂羊多赖得公侯。”王毓岱《乙卯自述一百四十韵》:“黎民群铤鹿,绿野断扶犁。”【词语铤鹿】  

  • 兔园宾客

    同“兔苑宾”。宋洪适《选冠子》词:“兔园宾客,高会坐移清漏。”

  • 寅清

    《书.舜典》:“夙夜惟寅,直哉惟清。”后世多以“寅清”为官吏箴戒之辞,谓言行敬谨,持心清正。宋杨万里《樱桃》诗:“天上荐新旧分赐,儿童犹解忆寅清。”明李东阳《送董礼部尚矩还南京》诗:“谁言省署寅清地,

  • 莱妇

    同“莱妻”。《文选.任昉〈刘先生夫人墓志〉》:“既称莱妇,亦曰鸿妻。”张铣注:“老莱子妇,梁鸿妻,并古之贤妇人也。”【词语莱妇】   汉语大词典:莱妇

  • 永垂不朽

    形容一个人虽然逝世,但其业绩和风范将对后世永远有意义。公元前549年,鲁国大夫叔孙豹出使晋国。晋国大夫范宣子到郊外迎接并问叔孙豹古人说的死而不朽是什么意思,叔孙豹未及回答,范宣子又问:“我的祖先在虞舜

  • 济川舟楫

    同“济川舟”。宋刘一止《望明河.赠路侍郎使高丽》词:“许国精忠,试此日傅岩济川舟楫。”

  • 万斛泉源

    斛:古代以十斗为一斛。万斛:极言泉源的丰富,也用来形容文思的汹涌不竭。宋代苏轼《文说》:“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而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

  • 阿保之功

    《汉书.丙吉传》:“是时掖庭宫婢则令民夫上书,自陈尝有阿保之功。”阿保之功,指保育幼儿的功劳。亦作“阿保之劳”。《晋书.顾和传》:“先是,帝以保母周氏有阿保之劳,欲假其名号,内外皆奉诏。”偏正 保育幼

  • 名标雁塔

    源见“雁塔题名”。谓考中进士。明 刘兑《娇红记》:“全不问身跳龙门,名标雁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