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寿陵失步

寿陵失步

庄子.秋水》:“且子独不闻夫寿陵馀子之学行于邯郸与?未得国成,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寿陵少年羡慕邯郸人走路的轻盈美妙姿态,遂远到邯郸去专事学习当地人行走的样子,可学来学去,总是不象,以至最后将自己原来的步法也忘了,只好狼狈地爬着回寿陵。后即以“寿陵失步”比喻模仿别人不得要领,反而连自己原来所会的东西,所掌握的一点本领也丢掉了。唐.李白《古风五十九首》之三十五:“丑女来效颦,还家惊四邻,寿陵失本步,笑杀邯郸人。”


主谓 比喻模仿不成,反而失去了原有的东西。语本《庄子·秋水》:“且子独不闻寿陵馀子之学行于邯郸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秦牧《艺海拾贝·“邯郸学步”》:“自从庄子的著作中叙述了它以后,‘邯郸学步’或者‘~’这句成语常常被许多人所引用。”△贬义。多用于讽刺仿效失误之人事。→数典忘祖东施效颦。也作“寿陵匍匐”。


【词语寿陵失步】  成语:寿陵失步汉语词典:寿陵失步

猜你喜欢

  • 雕龙客

    源见“雕龙”。指文章大家。清姚鼐《紫藤花下醉歌》:“过从饮酒雕龙客,百岁风镫迹都扫。”【词语雕龙客】   汉语大词典:雕龙客

  • 肤公

    《诗.小雅.六月》:“薄伐?狁,以奏肤公。”毛传:“肤,大也;公,功也。”后因以“肤公”谓大功。宋王安石《次韵元厚之平戎庆捷》:“文武佐时惭吉甫,宣王征伐自肤公。”清钱谦益《陶朗先继妻许氏加封淑人制》

  • 南薰曲

    同“南风”。唐张濛《晓过南宫闻太常清乐》诗:“一听南薰曲,因知大舜功。”

  • 锦字书

    源见“织锦回文”。原指前秦苏蕙给丈夫的织锦回文诗,后多用以指妻子给丈夫的表达思念之情的书信。元韦居安《梅磵诗话》卷上:“毛友龙 达可未第时,其内子寄以诗云:‘剔烛亲封锦字书,拟凭归雁寄天隅。’”【词语

  • 飞鸿踏雪

    同“飞鸿留爪”。清袁枚《重过玉山感旧》诗:“飞鸿踏雪痕难觅,司马题桥梦未忘。”主谓 比喻往事所留下的痕迹。宋·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诗:“人生到处知何以? 应似~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 落乌纱

    同“落帽”。宋陈师道《九日寄秦观》诗:“淮海少年天下士,可能无地落乌纱。”

  • 慧业才人

    同“慧业文人”。刘师培《文说》:“别有慧业才人,创造险语,鬼斧默运,奇句自矜。”见“慧业文人”。刘师培《文说》:“别有~,创造险语,鬼斧默运,奇句自矜。”【词语慧业才人】  成语:慧业才人汉语大词典:

  • 矍圃

    同“矍相圃”。清钱谦益《邹孟阳六十序》:“往吴越之间,以文章声气相慕说者,凡十余曹;四十年来,如矍圃之观人,去者已过半矣。”【词语矍圃】   汉语大词典:矍圃

  • 然明改俗

    《后汉书.张奂传》:“张奂字然明,敦煌渊泉人也。……复拜武威太守。平均徭赋,率厉散败,常为诸郡最,河西由是而全。其俗多妖忌,凡二月、五月产子及与父母同月生者,悉杀之。奂示以义方,严加赏罚,风俗遂改,百

  • 槐第

    源见“三槐九棘”。三公的宅第。宋刘克庄《汉宫春.丞相生日乙丑》词:“槐第安排敕设,有藕如船大,有枣如瓶。”【词语槐第】   汉语大词典:槐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