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辞.招魂》东汉.王逸注:“宋玉怜哀屈原,忠而斥弃,愁懑山泽,魂魄放佚,厥命将落,故作《招魂》欲以复其精神,延其年寿。外陈四方之恶,内崇楚国之美,以讽谏怀王,冀其觉悟而还之也。”《招魂》有“魂兮归来
《太平御览》卷九二三引《幽明录》(南朝宋.刘义庆撰):“晋司空桓豁在荆〔州〕,有参军五月五日剪鸜鹆舌(按:剪字原在五月五日前,此据他书引文改正),教令学语,遂无所不名。顾参军善弹琵琶,鸜鹆每立听移时,
见“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词语百载树人】 成语:百载树人汉语大词典:百载树人
源见“巫山云雨”。指巫山。泛指男女欢会处。唐皇甫枚《三水小牍.步飞烟》:“所恨洛川波隔,贾午墙高。连云不及于秦台,荐梦尚遥于楚岫。”明顾大典《青衫记.访兴不遇》:“自怜迁客去长沙,迷楚岫隔京华,匆匆不
厢:厢房。正房两边的房子。 在西边的厢房外边等待皓月初升。 常用作与情人幽会之辞。语出唐.崔莺莺《答张生》:“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宋.贺铸《踏莎行.晕眉山》:“殢酒伤
源见“石破天惊”。形容巨响或出人意外之事引起的震惊。《冷眼观》二三回:“瞎先生仍是那怕你天惊石破,怎当他酣睡如雷的一丝儿不应。”李大钊《警告全国父老书》:“今以奥储一滴之血,塞人一弹之光,霹雳一声,天
见:同“现”。 天下有道就出仕,天下无道就隐居。 古代儒家宣扬的处世原则。语出《论语.泰伯》:“子曰:‘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明.冯梦龙《精忠旗.岳侯涅背》:“尽忠两字谈
绣文:用彩色丝、绒、棉线在绸、布等上面刺绣成花纹、图像或文字。此处泛指手工业生产劳动。后以此典比喻正当事业不受重视,不如末业小技;也形容泛指非正当谋生手段。 倚(yǐ椅):靠。 此典指从事手工业生产刺
《列子.汤问》:“(钟)子期死,伯牙绝弦,以无知音者。”《吕氏春秋.本味》:“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泰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
崔颢:唐汴州人。开元进士,官司勋员外郎。有题黄鹤楼诗,为世传诵。 李白游黄鹤楼,见崔颢题诗在上,因而搁笔。语出元.辛元房《唐才子传.崔颢》:“颢游武昌,登黄鹤楼,感慨赋诗。及李白来,曰:‘眼前有景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