辚辚:车行声。萧萧:马鸣声。 形容远行者踏上征途的景象。语出唐.杜甫《兵车行》:“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儿女英雄传》三二回:“当下这边父子两个,那边翁婿
同“大隐金门”。清吴嘉纪《音隐歌赠俞锦泉》诗:“君不见曼倩避世金马门,簪缨衮衮高蹈存。”
源见“一诺千金”。借指大力宣扬他人美德。宋刘克庄《沁园春.九和》词:“曹丘生莫游扬,这瞎汉还曾自配量。”
参见:东食西宿【词语两袒】 汉语大词典:两袒
同“啮指之思”。清顾炎武《与李湘北书》:“但此君母老且病,独子无依……路隔三千,难通啮指。”【词语啮指】 汉语大词典:啮指
晋.葛洪《抱朴子.内篇.极言》:“又彭祖之弟子,青衣乌公、黑穴公、秀眉公、白兔公子、离娄公、太足君、高丘子、不肯来七八人,皆历数百岁,在殷而各仙去,况彭祖何肯死哉?又刘向所记《列仙传》亦言彭祖是仙人也
比喻升官十分迅速。出自唐傅游艺的事迹,傅游艺,卫州汲(今河南汲县)人。载初元年(689年)为合宫主簿,左肃政台御史,除左补阙。后上书诡称符瑞,劝武后当皇帝。为此受到武后赏识,升为给事中,三个月后又升任
罄:用完。竹:竹简。古时用竹简代纸书写文字。 用完了南山的竹子,也写不尽暴君的虐政;决开了东海的洪波,也流不完暴君的罪恶。 形容罪大恶极。语出隋.李密《讨炀帝檄》:“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
旧题晋.王嘉《拾遗记》卷六:“帝常以三秋闲日,与飞燕戏于太液池……每轻风时至,飞燕殆欲随风入水。帝以翠缨结飞燕之裙,游倦乃返。飞燕后渐见疏,常怨曰:‘妾微贱,何复得预缨裙之游?’今太液池尚有避风台,即
《汉书.卢绾传》:“汉既斩豨,其禅将降,言燕王绾使范齐通计谋豨所。上使使召绾,绾称病。……又得匈奴降者,言张胜亡在匈奴,为燕使。于是上曰:‘绾果反矣!’使樊哙击绾。”绾,音wǎn。汉人卢绾曾跟随刘邦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