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夭桃秾李

夭桃秾李

诗经.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又《诗经.召南.何彼襛矣》:“何彼裱矣,华如桃李。平王之孙,齐侯之子。”

襛,后世诗文中常作“秾”,繁盛之意。《桃夭》诗中以盛开的桃花,比喻年轻美貌的女子,并预祝女子嫁后将给夫家带来和乐幸福。《何彼襛矣》诗,言周王之女下嫁齐侯之子,新人光彩照人,若桃李之艳丽。后因以此喻人少年俊美,也用为祝颂婚嫁之辞。

唐.张说《安乐郡主花烛行》:“星昴殷冬献吉日,夭桃秾李遥相匹。”宋.张孝祥《清平乐.咏梅》:“玉冻云骄天似水,羞杀夭桃秾李。”


并列 夭,繁盛的样子;秾,花木繁盛。语本《诗经·召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又《诗·召南·何彼矣》:“何彼矣,华如桃李。”①比喻女子年少美丽。②形容花木繁盛美丽。宋·梅尧臣《资政王侍郎命赋梅花用芳字》诗:“~不可比,又况无此清淡香。”△褒义。多用以祝颂婚嫁,褒赞新人。→红颜绿鬓 ↔人老珠黄。也作“夭桃李”。


【词语夭桃秾李】  成语:夭桃秾李汉语词典:夭桃秾李

猜你喜欢

  • 宰肉公

    同“宰肉夫”。清赵翼《观家人醃菜戏成四十韵》:“尚愧遗羹远,聊矜宰肉公。”

  • 桓伊不凡

    《晋书》卷八十一《桓伊传》:“时谢安女婿王国宝专利无检行,安恶其为人,每抑制之。及孝武末年……国宝谗谀之计稍行于主相之间。而好利险詖之徒,以安功名盛极,而构会之,嫌隙遂成。帝招伊饮宴,安侍坐。帝命伊吹

  • 东邻子

    同“东家子”。唐李白《白纻辞》之一:“扬清歌,发皓齿,北方佳人东邻子。”

  • 放驩兜

    源见“四凶”。指流贬官员。唐裴夷直《崇山郡》诗:“地尽炎荒瘴海头,圣朝今又放驩兜。”

  • 和凝衣钵

    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贡举》:“和鲁公凝,梁贞明三年(贞明,后梁末帝年号,三年为公元917年)薛廷珪下第十三人及第。后唐长兴四年(公元933年)知贡举,独爱范鲁公质程文(程文,科举考试用作示范的文章

  • 回光反照

    主谓 ①指日落时的光线反射使天空短时间发亮。比喻人临死前精神的短暂兴奋、神志的短暂清醒。也比喻旧事物灭亡前的短暂兴旺。《镜花缘》58回:“这几年,武后气运日见消散,紫微垣已吐光芒。昨因武后~,气运已衰

  • 胶船

    晋皇甫谧《帝王世纪.周》:“昭王在位五十一年,以德衰南征,及济于汉,楚人恶之,乃以胶船进王。王御船至中流,胶液船解,王及祭公俱没于水中而崩。”后以“胶船”比喻无济于事或处境危殆。北周庾信《哀江南赋》:

  • 孔光不言

    源见“温室树”。谓严格保守国家机密。北周庾信《周柱国长孙俭神道碑》:“忠孝纯深,枢机周密,孔光不言,曹参勿失。”

  • 扫地以尽

    比喻破坏无余。梁启超《新民说附录·说国风》: “昔顾亭林《日知录》著世风一篇,叙历朝风俗变迁升降之迹,而叹息于春秋之美风,至战国而扫地以尽。” 参见:○扫地尽矣述补 比喻摧毁、破坏净尽或脸面风光丢尽。

  • 卞宝

    同“和氏之璧”。《周书.沈重传》:“卞宝复润于荆阴,随照更明于汉浦。”唐苏颋《授陈贞节太常博士制》:“卞宝辉光,楚材翘秀。”【词语卞宝】   汉语大词典:卞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