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大盗移国

大盗移国

参见:盗移


见“大盗窃国”。北周·庾信《哀江南赋·序》:“~,金陵瓦解。”


【词语大盗移国】  成语:大盗移国

猜你喜欢

  • 放之四海而皆准

    原谓孝道应为天下共同遵循的道德规范,用到任何地方都可以作为准则,后则泛指真理适用于所有环境。曾子认为,孝直立而塞满天地,横放横溢四海,前后没有时间限制,东、西、南、北,所有地区,都应以它为准则。正如《

  • 习为故常

    犹习以为常。明 沈德符《野获编.勋戚.沈禄》:“盖承成化以来,滥授冗员,俱以中旨批出,遂习为故常,不以为怪也。”见“习以为常”。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勋戚·沈禄》:“盖承成化以来,滥授冗员,俱以中旨

  • 书空殷浩

    源见“殷浩书空”。借指对某事愤愤不平的人。清孔尚任《桃花扇.争位》:“无定输赢似弈棋,书空殷浩欲何为?”

  • 相呴相濡

    呴( ㄒㄩ xū 虚):嘘气。濡:沾湿。呴濡:吐沫。《庄子.大宗师》:“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若相忘于江湖。”泉水干了,鱼互相用吐沫沾湿。后即以“相呴相濡”比喻人同处困境而互相

  • 左右逢源

    原指做学问,工夫精到,自然用之不尽,取之不竭。后则泛指得心应手,顺利无碍。亦用以讽刺办事圆滑。孟子说,君子沿着正确的路子研探学问,目的就是要使自己自觉地得到学问。自己自觉地求得的学问,就能心安理得地坚

  • 潭府

    唐韩愈《符读书城南》诗:“一为公与相,潭潭府中居。”潭潭,深邃貌。后因以“潭府”尊称他人的居宅。《西游记》四八回:“今日有缘得寓潭府。”《红楼梦》三三回:“下官此来,并非擅造潭府。”【词语潭府】   

  • 不知所厝

    同“不知所措”。晋 庾亮《让中书令表》:“忧惶屏营,不知所厝。”见“不知所措”。晋·庾亮《让中书令表》:“忧惶屏营,~。”【词语不知所厝】  成语:不知所厝汉语大词典:不知所厝

  • 否终复泰

    源见“泰否”。谓厄运终结,好运转来。唐楼颖《〈国秀集〉序》:“运属皇家,否终复泰。”见“否极泰来”。唐·楼颖《〈国秀集〉序》:“运属皇家,~。”【词语否终复泰】  成语:否终复泰汉语大词典:否终复泰

  • 身画凌烟

    源见“凌烟阁”。喻指建立了卓越的功勋。清袁枚《寄阿广廷相公》:“相公出入将相,身画凌烟,是本朝有数人物。”

  • 泽枯之惠

    《隋书.炀帝纪下》:“恩加泉壤,庶弭穷魂之冤;泽及枯骨,用弘仁者之惠。”后因以“泽枯之惠”谓恩泽施及死去的人,形容深恩。明陈子龙《请假葬亲疏》:“恳乞皇上弘锡类之仁,布泽枯之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