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圯桥进履”。指张良受《太公兵法》的桥。唐杨炯《右将军魏哲神道碑》:“吕望垂竿于渭涘,道峻匡周;张良授策于圯桥,功崇佐汉。”【词语圯桥】 汉语大词典:圯桥
源见“广陵散”。感叹仁人志士被害。清 朱孝臧《减字木兰花.舟溯湟江》词:“剑头微吷,海水刺天飘热血。惨月中庭,谁解张弦受《广陵》?”
源见“青州从事”。指饮酒至醉。宋苏轼《九日次韵王巩》:“我醉欲眠君罢休,已教从事到青州。”
觳觫( ㄏㄨˊ ㄙㄨˋ hú sù ):畏缩可怜的样子。 我不忍心看它那哆嗦可怜的样子。语出《孟子.梁惠王上》:“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王曰:‘
宋陆游《古意》诗之二:“宁为雁奴死,不作鹤媒生。”曾慥《类说》卷五四引《玉堂闲话》:“雁宿于江湖沙渚中,动计千百。尤者(指领头雁)居中,令雁奴围而警采捕者。”后以“雁奴”喻指专司警戒者。清金农《秋雨》
达:显达。立:意同“三十而立”之“立”,指事业有所成就。 自己想要有所成就,也要使别人有所成就;自己想要显达,也要使别人显达。 这是古代儒家所宣扬的推己及人的恕道。语出《论语.雍也》:“夫仁者,己
拯济社会,安定百姓。出自唐太宗的事迹。唐太宗,即李世民(599-649年),唐高祖李渊之次子。史载,他四岁时,有一书生为其相面,说:“这个孩子有龙凤之姿,天日之表。20岁必能济世安民。”李渊遂取“济世
源见“臞儒”。指有操守、才能的隐士。金元好问《病中》诗:“膏粱无急变,山泽有真臞。”
源见“黄金台”。喻好贤、求贤。唐杨巨源《题范阳金台驿》诗:“六国唯求客,千金遂筑台。”
源见“云台画像”。指云台画像,功臣名将获得殊荣之所。宋曹冠《蓦山溪.渡江咏湖》词:“丈夫志业,当使列云台,擒颉利,斩楼兰,雪耻歼狂虏。”【词语云台】 汉语大词典:云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