ㄏㄨㄛˇ ㄖㄜˋ ㄕㄨㄟˇ ㄕㄣ huǒ rè shuǐ shēn 354 ① 犹水深火热。比喻十分困苦的处境。《花月痕》第五十回:“我算什么,明相国不动声色,却出斯民于火热水深,措天下于泰山磐石。
同“报恩珠”。唐杜甫《寄韦有夏郎中》诗:“饮子频通汗,怀君想报珠。”【词语报珠】 汉语大词典:报珠
源见“顾命”。指帝王临终前托以治国重任的大臣。《明史.丘橓传》:“曹一夔身居风宪,盛称冯保为顾命大臣。”【词语顾命大臣】 成语:顾命大臣汉语大词典:顾命大臣
同“文君新寡”。清洪昇《长生殿.幸恩》:“奴家杨氏,幼适裴门,琴断朱弦,不幸文君早寡。”见“文君新寡”。【词语文君早寡】 成语:文君早寡汉语大词典:文君早寡
同“塞翁失马”。孙锦标《通俗常言疏证.祸福》引《病玉缘》剧:“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你眼前不信俺的话也罢,到了日后,才觉得俺不是说笑话呢。”见“塞翁失马,安知非福”。巴金《随想录》93:“我国有句古话:
参见:东阁【词语东阁待贤】 成语:东阁待贤汉语大词典:东阁待贤
《汉书.王嘉传》:“里谚曰:‘千人所指,无病而死。’臣常为之寒心。”“千夫指”就是从“千人所指”演变紧缩而成。千夫,是指很多人,千是虚指多数。“千夫指”,是指被众人所指斥责骂的人,即是人民所痛恨的坏人
《庄子.秋水》:“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虚:所居之处。意谓由于所处环境的限制和影响,造成观察问题和判断事物的偏颇与狭隘。后因以“井
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城西》:“(洛阳)孙岩,娶妻三年,妻不脱衣而卧。岩因怪之,伺其睡,阴解其衣,有毛尾长三尺,似野狐尾。岩惧而出之。妻临去,将刀截岩发而走。邻人逐之,变成一狐,追之不得。其后,京
《周易.晋卦》:“康侯因锡马藩庶,昼日三接。”唐.孔颖达疏:“昼日三接者,言非惟蒙赐蕃多,又被亲宠频数,一昼之间三度接见也。”“三接”指旧时皇帝对所亲近的宠臣,一日之间接见三次之多。后因用为大臣受到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