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榆枋之见”。比喻识浅志小、无所作为之人。斥,通“尺”。柳亚子《陆郎曲赠子美》:“一朝鹏翼图南去,斥鷃樊篱笑岂知。”
源见“温序须”。指慷慨就义者。柳亚子《悼李守常烈士》诗:“夺笔江淹才是梦,衔须温序死犹生。”
同“紫芝眉宇”。宋杨冠卿《水调歌头.赠维扬夏中玉》词:“喜见紫芝宇,儒雅更风流。”【词语紫芝宇】 汉语大词典:紫芝宇
同“剑挂孤松”。清李渔《旅中病疟倩某子觅医既得其人吝不与见诗以让之》诗:“悬知有待终言诺,剑挂坟头一怆神。”
《礼记.乐记》:“昔者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史记》卷二十四《乐书》:“以歌《南风》。”帝舜曾作五弦琴,唱《南风歌》。故后以此为颂扬帝王恤民之典。亦可喻为帝王之歌。唐.李世民《重幸武功》:“于焉欢击
同“褰帷”。搴,通“褰”。清汤斌《赠吴湖州》诗:“仙郎起草最知名,几载搴帷霅上行。”【词语搴帷】 汉语大词典:搴帷
同“谢家咏雪”。《玉支玑》一回:“江楚生花,谢庭絮起,千秋始得垂青史。”
唐.房玄龄等撰《晋书.谢安传》(卷七九):“羊县者,太山人,知名士也,为安所爱重。安薨后,辍乐弥年,行不由西州路。尝因石头大醉,扶路唱乐,不觉至西州门。左右白曰:‘此西州门。’昙悲感不已,以马策扣扉,
三国魏董遇,提倡“读书百遍而义白见”。别人说没有时问,他说有“三余”,即“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详见“三余”条。
寒酸的官吏。《九国志》:“蜀王宗铢,授司户参军,问吏曰:‘参军何官?服何衣?’曰:‘下州判司,绿衫槐笏而已。’宗铢大笑绝倒,曰:‘若要头便斩去,何能作措大官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