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同舟共济

同舟共济

比喻同心协力战胜困难。孙子认为,善于用兵的人,能使部队象“率然”;“率然”是常山地方的蛇名。打它的头,尾就来救应,打它的尾,头就来救应,打它的腰,头尾都来救应。请问,可以使军队象蛇一样吗?回答说,可以。吴国人和越国人是相互仇恨的,但当他们同舟渡河遇到大风时,他们互相救援就象一个人的左右手。因此,缚住马匹,埋了车轮,企图防止兵卒的逃亡,也是靠不住的;要使部队一齐奋勇作战,在于将帅领导的得法;要使强弱都能发挥作用,在于地形利用的适宜。所以善于用兵的人,能使全军手牵手象一个人一样,这是因为使它不得不这样啊!

【出典】:

孙子·九地》:“故善用兵者,譬如‘率然’;‘率然’者,常山之蛇也。击其首则尾至,击其尾则首至,击其中则首尾俱至。敢问,‘兵可使如率然乎’?曰:‘可’。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而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是故方马埋轮,未足恃也;齐勇若一,政之道也;刚柔皆得,地之理也。故善用兵者,携手若使一人,不得已也。”

【例句】:

西汉·刘安《淮南子·兵略训》:“同舟而济于江,卒遇风浪,百族之子,捷捽招抒船,若左右手,不以相德,其忧同也。” 三国·魏·王弼《周易略例》:“投戈散地,则六亲不能相保;同舟而济,则胡越何患乎异心?”


并列 济,渡河。同乘一条船过河。比喻同心协力,共渡难关。语本《孙子·九地》:“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而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钱钟书《围城》:“什么‘~’,事到临头,还不是各人替自己打算?”△多用于对利害相关的人表示希望或劝勉。 →风雨同舟 ↔同室操戈。也作“同舟而济”。


【词语同舟共济】  成语:同舟共济汉语词典:同舟共济

猜你喜欢

  • 论议风生

    《宋史.陈亮传》:“亮为人才气超迈,喜谈兵;论议风生,下笔数千言立就。”因以“论议风生”或“议论风生”形容谈话、写文章生动形象而又风趣。叶圣陶《孤独》:“他们那样自得其乐,那样议论风生,仿佛故意表示一

  • 寒泉

    源见“凯风寒泉之思”。指子女感念母恩的孝心。《文选.潘岳〈寡妇赋〉》:“览寒泉之遗叹兮,咏《蓼莪》之余音。”南朝 齐谢朓《齐敬皇后哀策文》:“思寒泉之罔极兮,托彤管于遗咏。”【词语寒泉】   汉语大词

  • 桂阙

    同“桂宫”。明刘基《霜叶飞.七夕》词:“堪恨桂阙姮娥,乘云骖雾,便踏龙尾先去。”【词语桂阙】   汉语大词典:桂阙

  • 挥日戈

    同“挥日阳戈”。宋范成大《春日览镜有感》诗:“但淬割愁剑,何须挥日戈。”

  • 梦赋佳句

    梁.钟嵘《诗品》卷中《宋法曹参军谢惠连》:“小谢才思富捷,恨其兰玉夙凋,故长辔未聘。《秋怀擣衣》之作,虽复灵运锐思,亦何以加焉。又工为绮丽歌谣,风人第一。《谢氏家录》云:‘康乐每对惠连,辄得佳语。后在

  • 珠去复旋

    同“珠还合浦”。明汤显祖《牡丹亭.遇母》:“肠断三年,怎坠海明珠去复旋?”

  • 谢公笺

    纸名。三国吴人谢景所制的笺纸。明陈耀文《天中记》:“纸以人得名者,有谢公,有薛涛。所云谢公者,富春谢司封景,初创笺样,以便尺书,因以为名。”【词语谢公笺】   汉语大词典:谢公笺

  • 丧明之痛

    《礼记.檀弓上》:“子夏丧其子而丧其明。”丧明:眼睛失明。战国时,孔子的弟子子夏丧失了儿子,由于过分悲痛,而哭瞎了眼睛。后世以“丧明之痛”形容失子之悲。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十七回:“谁

  • 愿作宜僚

    《左传.昭公二一年》:“宋华费遂生华䝙、华多僚、华登,䝙为少司马,多僚为御士,与䝙相恶,乃谮诸公曰:‘䝙将纳亡人。’亟言之,公曰:‘司马以吾故,亡其良子。死亡有命,吾不可以再亡之。’对曰:‘君若爱司马

  • 离魂女

    同“离魂倩女”。明汤显祖《还魂记.急难》:“俺满意儿待驷马过门,和你离魂女同归气高。”【词语离魂女】   汉语大词典:离魂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