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刚愎自用

刚愎自用

刚愎,强硬固执;自用,靠主观想象行事。刚愎自用,表示傲慢成性,听不进不同意见。公元前597年,楚庄王率师伐郑,与之订城下之盟。不久之后,晋国以荀林父为将,率军救郑。闻知楚、郑两国已结盟,荀林父就想率军返回。这时,他的部下先縠以不救郑将失去霸主的地位而拒绝服从命令,擅自率师渡河,向楚军发动进攻。荀林父不得已,也只好改变原来命令,命令大军渡河,策应先縠,闻知晋军渡河求战,楚庄王心中害怕,便想撤军回国。这时,他的一个宠臣伍参看出晋军的弱点,劝告楚庄王回师与晋军打上一仗。他说,晋军主帅荀林父执政不久,部下不听指挥。他的中军副帅先縠这个人又很任性,违背命令擅自渡河。其他统帅也都控制不了军队,将士无所适从。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军迎战,必能打败晋军。再说,我国是国君亲自出征,晋国是臣下率军作战,以国君之尊而躲避臣子,也无法向楚国臣民交待。楚庄王听了,便改变主意,挥师北向,果然打败了晋军。

【出典】:

左传·宣公十二年》:“伍参言于王曰:‘晋之从政者新,未能行令。其佐先縠刚愎不仁,未肯用命。其三帅者,专行不获,听而无上,众谁适从?此行也,晋师必败。且君而逃臣,若社稷何?’王病之,告令尹改乘辕而北之,次于管以待之。”

【例句】:

韩非子·十过》:“鲍叔牙为人刚愎而悍。” 宋·陈抟《心相编》:“君子刚愎自用,小人行险侥幸。”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诸葛成何事》:“荆公(王安石)刚愎自任,新法烦苛,流毒四海,不忍君子之见排,甘引小人以求助,卒为其所挤陷。”


并列 刚愎,倔强固执。自用,自以为是。倔强固执,自以为是,独断独行。语本《左传·宣公十二年》:“其佐先縠,刚愎不仁,未肯用命。”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小则杀人,大则误国。”※愎,不读作fù。△贬义。用于表示主观。→师心自用 固执己见 自以为是 独断专行 一意孤行↔从谏如流 从善如流 虚怀若谷。 也作“刚戾自用”、“刚褊自用”、“狠愎自用”。


【词语刚愎自用】  成语:刚愎自用汉语词典:刚愎自用

猜你喜欢

  • 哭穷途

    《晋书.阮籍传》:阮籍“时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恸哭而反。”魏、晋之际,政局混乱,阮籍因不满意司马氏政权,心情愤懑,为遣怀适意,常独自驾车到外面游玩,每逢车到不辙之处,便恸哭而回,这正是因为

  • 樗丑

    同“樗朽”。清龚自珍《己亥杂诗》之五三:“半生中外小回翔,樗丑翻成恋太阳。挥手唐朝八司马,头衔老署退锋郎。”【词语樗丑】   汉语大词典:樗丑

  • 超瑕

    源见“分桃”。形容容貌极美。南朝 梁萧纲《娈童》诗:“娈童妖丽质,践董复超瑕。”

  • 金兰谱

    源见“金兰之友”。指旧时结拜兄弟时互相交换的帖子,上面写着自己家族的谱系。清俞樾《春在堂随笔》卷二:“吴仲英大令恒居家,时有李君 觉仙馆其家。一日晨起,有客来访之,觉仙卧未起,乃去。已而又至,窗外觇之

  • 首施两端

    见“首鼠两端”。《后汉书·邓训传》:“虽~,汉亦时收其用。”【词语首施两端】  成语:首施两端汉语大词典:首施两端

  • 斗柄

    北斗七星中第五、六、七颗星的形状象杓子,因称为“斗柄”。北斗七星绕天极旋转,常年不隐,古人就根据斗柄的指向来定时间和定季节。《后汉书.崔骃传》:“建天枢,执斗柄。”李贤注引《春秋运斗枢》:“北斗七星,

  • 龙头士

    同“龙头人”。明何景明《六子诗.康修撰海》:“矫矫龙头士,腾跃在明时。”【词语龙头士】   汉语大词典:龙头士

  •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映衬着庭阶的绿草空自透出春意,隔着树叶的黄鹂徒然传来好音。 形容环境幽静,阒其无人。语出唐.杜甫《蜀相》:“蜀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醒世恒言.勘皮靴单证二

  • 空冀北

    源见“马空冀北”。形容人才优异超群。宋陆游《放翁》诗:“马老岂堪空冀北,鹤飞犹得返辽东。

  • 兔蟾

    《楚辞》战国楚.屈原《天问》:“夜光何德,死则又育?厥利维何,而顾菟在腹。”东汉.王逸注:“言月中有菟,何所贪利居月之腹而顾望乎?菟,一作兔。”《五经通义》:“月中有兔与蟾蜍何?月,阴也;蟾蜍,阳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