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八斗才

八斗才

唐.李延寿撰《南史.谢灵运传》:“谢灵运云:‘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三国魏曹植字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用一斗。奇才博识安足继之。’”

宋.无名氏《释常谈》卷中“八斗之才”:“文章多,谓之‘八斗之才’。谢灵运尝曰:‘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才共用一斗。’”

旧时以“八斗才”“才高八斗”称赞才华出众,有时用作对文人学士的恭维语。

唐.李商隐《可叹》诗:“宓妃(传说中的洛水女神名。早见于屈原《离骚》。《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唐.司马贞《索隐》引如夏侯惇曰:‘宓妃,伏羲女,溺死洛水,遂为洛水之神。’)坐愁芝田馆,用尽陈王(曹植为陈思王)八斗才。”(《李义山诗集》卷五)。


见“八斗之才”。唐·李商隐《可叹》:“宓妃愁坐芝田馆,用尽陈王~。”


【典源】 宋·缺名 《释常谈》:“谢灵运尝曰:‘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唐·李商隐《可叹》诗清·冯浩注:“南史:谢灵运曰:‘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用一斗。’”

【今译】 南朝谢灵运曾说,天下的才华共有一石,曹植 (字子建,封陈王,谥曰思,称陈思王) 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人共同分一斗。

【释义】 后以此典称颂人才华甚高,超出常人。

【典形】 八斗、八斗才、八斗陈思、才八斗、才过子建、陈王八斗才、陈植文华、多才如子建、子建才、王孙八斗才、八斗才华、曹盈仓、才名八斗。

【示例】

〔八斗〕 清·吴伟业《秋日锡山谒家伯》:“八斗君堪跨建安,一编我尚惭长庆。”

〔八斗才〕 明·唐寅《和沈石田落花诗》:“六如偈送钱塘妾,八斗才逢洛水神。”

〔八斗陈思〕 宋·李宗谔《馆中新蝉》:“八斗陈思饶赋咏,二毛潘岳易悲凉。”

〔才八斗〕 宋·陈师道《古墨行》:“明窗净几风日暖,有愁万斛才八斗。”

〔才过子建〕 元·白朴《东墙记》:“恰便似龙蛇弄影,才过子建,笔扫千兵。”

〔陈王八斗才〕 唐·李商隐《可叹》:“宓妃愁坐芝田馆,用尽陈王八斗才。”

〔陈植文华〕 宋·苏轼《谢曹子方惠新茶》:“陈植文华斗石高,景宗诗句复称豪。”

〔多才如子建〕 宋·列筠《代意》:“纵使多才如子建,只能援笔赋惊鸿。”

〔子建才〕 清·王摅《梁药亭太史以诗送行》:“一夸八斗子建才,一恃便便孝先腹。”


【词语八斗才】   汉语词典:八斗才

猜你喜欢

  • 楚囚南冠

    参见:楚奏【典源】《左传·成公九年》:“晋侯观于军府,见钟仪,问之曰:‘南冠而絷(zhi) 者,谁也?’有司对曰:‘郑人所献楚囚也。’使税 (tuo,脱) 之,召而吊之。再拜稽首。问其族,对曰:‘冷(

  • 高厚

    《左传.襄公十六年》:“晋侯与诸侯宴于温,使诸大夫舞,曰:‘歌诗必类。’齐高厚之诗不类。荀偃怒,且曰:‘诸侯有异志矣。’”后因以“高厚”指诗作不佳。南朝梁元帝《金楼子.杂记上》:“何僧智者,尝于任昉坐

  • 摺胁折齿

    源见“溺篑”。指受欺遭辱。汉邹阳《狱中上书自明》:“范雎摺胁折齿于魏,卒为应侯。”

  • 造物小儿

    同“造化小儿”。宋苏轼《赠梁道人》诗:“老人大父识君久,造物小儿如子何?”【典源】《新唐书·杜审言传》:“初,审言病甚,宋之问、武平一等省候何如,答曰:‘甚为造化小儿相苦,尚何言?然吾在,久压公等,今

  • 岱宗限

    源见“游岱”。指死期。南朝 宋鲍照《松柏篇》:“龟龄安可获,岱宗限已迫。”

  • 泰山北斗

    泰山在今山东省境内,为五岳之首。北斗为最明亮之星并可指示方向。用以比喻在某一方面做出成就,为众所敬仰的人物。简称“斗山”。出自唐韩愈的事迹。参见“忘形交”条。由于韩愈在文学上的卓越贡献,被当时学者敬仰

  • 娥月

    源见“嫦娥奔月”。指月亮。因传说月中有嫦娥,故称。南朝 宋王僧达《祭颜光禄文》:“凉荫掩轩,娥月寝耀。”清唐孙华《张母陈太孺人贞节诗》:“娥月悲掩曜,中岁忽云徂。”【词语娥月】   汉语大词典:娥月

  • 迁乔出谷

    源见“出谷迁乔”。比喻人的地位高升。明冯梦龙《永团圆.喜闻捷报》:“若是迁乔出谷伊心肯,我把撇李寻桃别有商。”【词语迁乔出谷】  成语:迁乔出谷汉语大词典:迁乔出谷

  • 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三秋:指秋季。秋有三月,七月称孟秋,八月称仲秋,九月称季秋,故称三秋。桂子:桂花。 形容杭州西湖湖山景物之美。语出宋.柳永《望海潮》:“重湖叠巘清佳,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宋.罗大经《鹤林玉露.丙

  • 防风后至

    源见“后至之诛”。谓叛逆作为。唐王维《送秘书晁监还日本诗序》:“舜觐群后,有苗不服;禹会诸侯,防风后至。”【典源】《国语·鲁语下》:“吴伐越,堕会稽,获骨焉,节专车。吴子使来好聘,且问之仲尼,曰:‘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