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先入为主

先入为主

汉书.息夫躬传》:“唯陛下观览古戒,反覆参考,无以先入之语为主。”后因以“先入为主”谓以先接受的意见或印象为依据,形成成见,不能实事求是地接受后来的不同意见。康濯《春种秋收.代理支书》:“甚至为了先入为主,他都没有把自己的材料事先告给王庆丰。”


主谓 先听到的事深深扎根于心,以后听到的不同说法,就不易接受。语本《汉书·息夫躬传》:“唯陛下观览古戒,反复参考,无以先入之语为主。”《啼》:“家树从幼就有点怕叔叔,虽然现在分居多年,然而那~的思想,总是去不掉。”△常用于指某种说法或印象。→先入之见 先声夺人 ↔后来居上


解释先接受的一种说法或印象就以为是正确的,有了成见,后来就不易再接受其他意见。

出处汉书·息夫躬传》:“唯陛下观览古戒,反复参考,无以先入之语为主。”

息夫躬是西汉哀帝时人,以检举揭发东平王谋反起家,担任光禄大夫。息夫躬接近了皇帝之后,对朝廷官员大加贬议。当时的丞相王嘉怀疑东平王的案子不实,反对对息夫躬等人的任用,不料反倒得罪了皇帝。从此,朝廷上下都非常害怕息夫躬,担心他说自己的坏话,路上遇见他都不敢正眼相看。

这一年,匈奴王单于因病没来朝拜汉哀帝。息夫躬认为这是匈奴的托词,他们一定另有阴谋,于是向皇帝上书,建议无中生有地捏造事件,来挑拨匈奴和其他少数民族的关系。汉哀帝于是征求大臣们的意见,左将军公孙禄认为:“汉朝一向以恩威和信义使少数民族归顺。息夫躬却企图利用不讲信义的欺诈手段,他的建议不应当被批准。”哀帝在听了息夫躬和公孙禄的辩论之后,不再向群臣征求意见,只单独和息夫躬商量。息夫躬又趁机用天象劝说哀帝,说:“最近这些异常的天象,是要发生兵祸的征兆。希望派人加强巡视,杀死一个郡太守来树立威望,震惊周边各族,以此来抑制异常事件的发生。”皇帝认为他说的有道理,就去询问丞相王嘉。王嘉说:“感动百姓要靠实际行动而非空谈,要顺应天意也得实实在在而非华而不实。对地位卑贱的百姓,尚且不能欺诈,更何况对圣明的上天呢?那些阿谀狡诈之人,往往附会天文历象,胡乱猜测,编造谎言,企图在国家大动干戈时谋取自己的好处,他们的话实际不可听信。阿谀奉承会有损君王的品德,阴险狡诈则百姓怨恨,善辩狡猾会破坏正道,严峻刻薄会伤害君王的恩威。从前秦穆公不听蹇叔的劝说,以至于惨败,于是悔过自责,思念老人的忠告,最终名垂后世。但愿陛下您借鉴古人的得失,反复斟酌、三思后行,不要只听信先提供给您的意见,而听不进别人的意见。”

汉哀帝没有接受王嘉的建议,仍按照息夫躬的意见下发了诏书。后来国家发生变故,息夫躬等人被罢官免职,遣送回家。


【词语先入为主】  成语:先入为主汉语词典:先入为主

猜你喜欢

  • 何物老妪,生宁馨儿

    何物:什么,哪一个。老妪:老妇人。宁馨儿:晋宋时俗语,犹言这样的孩子。后多作对孩子的美称,意谓佳儿。 哪一个老婆子,生出这样的孩子!语出《晋书.王衍传》:“既去,目而送之曰:‘何物老妪,生宁馨儿!’

  • 寒极金难辟

    源见“辟寒金”。比喻强势无能抗御。宋李维《霜月》诗:“寒极金难辟,忧多酒漫销。”

  • 先号后笑

    《易.同人》:“九五,同人先号咷而后笑,大师克相遇。”后以“先号后笑”谓先凶后吉。南朝 梁 刘孝标《辩命论》:“然命体周流,变化非一。或先号后笑,或始吉终凶;或不召自来,或因人以济。”并列 先号啕痛哭

  • 倾柯卫足

    《左传.成公十七年》:“仲尼曰:‘鲍庄子之知不如葵,葵犹能卫其足。’”杜预注:“葵倾叶向日,以蔽其根。”孔子曾评论鲍庄子(牵,他被齐灵公砍断了脚)说:“鲍牵的见识还不如葵花,因为葵花尚且能用枝叶保护自

  • 一介不以与人,一介不以取诸人

    一介:指微小的事物。诸:“之于”的合音。 一点不给与别人,一点也不向别人索取。 表示行为廉洁,严于律己。语出《孟子.万章上》:“非其义也,非其道也,一介不以与人,一介不以取诸人。”唐.皮日休《鹿门

  • 置之死地而后生

    《孙子.九地》:“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置,安放;生,生存。把人放在不拼命决战,就会死亡的境地,人才能奋勇杀敌,战而求生。后因以“置之死地而后生”用作把人放在拼命决战的困境,才能奋勇抗争的

  • 支机石

    《太平御览》卷八引南朝宋.刘义庆《集林》:“昔有一人(一说为汉武帝令张骞乘槎寻觅河源的事)寻河源,见妇人浣纱,以问之,曰:‘此天河也。’乃与一石而归。问严君平(成都市上买卜算命先生),云:‘此织女支机

  • 旷日弥久

    又作“旷日持久”。旷:荒废;耽误。弥:长久。指时间长久。宣统时,邮传部上奏说:中国领土面积宽广长大,边疆地区遥远,必须有直的、横的通达东、南、西、北四境的各大干线铁路,才足可以行使国家政治权力而掌握重

  • 其兴也勃焉

    见〔禹汤罪己,其兴也勃焉〕。

  • 夫妻本是同林鸟

    唐.释道世《法苑珠林》卷六五载:昔有一夫耕田,被蛇咬伤中毒致死。其妇对人曰:“譬如飞鸟,暮宿高树,同止共宿,伺明早起,各自飞去,行求饮食。有缘即合,无缘即离。我等夫妇,亦复如是。”说“夫妻本是同林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