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伏龙凤雏

伏龙凤雏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注引《襄阳记》:“东汉末,刘备到襄阳访问司马徽。徽曰当地有伏龙凤雏。备问为谁,答曰诸葛孔明(亮)庞士元(统)也。”

东汉末年,刘备到襄阳拜访司马徽,请他推荐贤才。司马徽说:“迂腐的儒生怎能认识和分析社会变化?只有懂得社会变化,并能适应变化的人,才是杰出之才。”并说此地的伏龙凤雏就是这样的人才。经刘备进一步追问,才具体道明为诸葛亮与庞统。后因以“伏龙凤雏”用为指称隐居之俊杰的典故。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六回:“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


并列 隐而未现的有大能耐和大学问的人。《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引《襄阳记》:“刘备访世事于司马德操。德操曰:‘儒生俗士,岂识时务?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间自有伏龙、凤雏。’备问为谁,曰:‘诸葛孔明、庞士元也。’”△褒义。多用于称人方面。


【词语伏龙凤雏】  成语:伏龙凤雏汉语词典:伏龙凤雏

猜你喜欢

  • 覆酱

    同“覆酱瓿”。北周庾信《谢滕王集序启》:“至于凋零之后,残缺所余,又已杂用补袍,随时覆酱。”【词语覆酱】   汉语大词典:覆酱

  • 于飞之乐

    《诗经.大雅.卷阿》:“凤凰于飞,翙翙其羽,亦傅于天。”后因以“于飞之乐”用为比喻夫妇间的和谐亲密。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五:“是夜裴越客遂同德容小姐就在舟中,共入鸳帏欢聚。少年夫妇,极尽于飞之

  • 全豹

    源见“管中窥豹”。喻事物的全貌、全体。《聊斋志异.司文郎》:“适领一艺,未窥全豹,何忽另易一人来也?”【词语全豹】   汉语大词典:全豹

  • 子桑琴

    源见“子桑寒饥”。喻指视困境为天命,无所悲怨。宋黄庭坚《次韵无咎阎子常携琴入村》:“士寒饿,古犹今,向来亦有子桑琴。”

  • 莼鲈逸兴

    同“莼鲈引兴”。清董俞《南浦.赠双溪凌秋渚兼寄家湛思帷孺》词:“不浅莼鲈逸兴,趁秋光独泛淀湖船。”

  • 非战之罪

    不是战争的罪过。 表示失败乃是天意。语出《史记.项羽本纪》:“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梁书.侯景传》:“臣涡阳退衄,非战之罪。”《聊斋志异.叶生》:“生

  • 田光洒血

    《史记.刺客列传》:“田光(燕国的处士高人)曰:‘吾闻之,长者为行,不使人疑之。今太子告光曰“所者者,国之大事也,愿先生勿泄”,是太子疑光也。夫为行而使人疑之,非节侠也。’欲自杀以激荆卿,曰:‘愿足下

  • 惊惶无措

    同“惊惶失措”。《醒世恒言.三孝廉让产立高名》:“许武当时未曾开谈,先流下泪来。吓得众人惊惶无措。”《红楼梦》第一一六回:“正走时,只见一人手提宝剑,迎面拦住,说:‘那里走!’吓得宝玉惊惶无措。”见“

  • 东风射马耳

    唐.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诗:“吟诗作赋北窗里,万言不值一杯水。世人闻此皆掉头,有如东风射马耳。”东风射(吹)马耳(一说菜名),比喻掉头不顾,无所动心。后以此为听了无动于衷的典故。清.黄小配《廿

  • 五色线

    唐.杜牧《郡斋独酌》诗:“平生五色线,愿补舜衣裳。”旧谓臣下规谏皇帝之过失为“补衮”。补衮需用五色线。后亦用“五色线”为华美文章的典故。明.文彭《博士诗集》卷下:“少小习章句,朝夕亲笔砚。词场十度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