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伍员鞭尸

伍员鞭尸

指伍员为报被无辜冤枉杀死的父兄之仇,帮助吴兵攻进楚国都城郢(yǐng影,今湖北江陵县北),掘墓鞭打已死的楚平王尸体。后以此典比喻报仇雪恨。伍员(?——前484年),字子胥,楚国大夫伍奢次子。楚平王七年(前522年),伍奢及长子伍尚被冤杀,伍员辗转逃到吴国(都城今江苏苏州)。后帮助阖(Hé核)庐刺杀吴王,夺取王位,整军经武,国势日盛。不久攻破楚国,伍员以功封于申(今河南南阳),又称申胥。吴王夫差时,被谗言疏远,后吴王赐剑命伍员自杀。前在春秋末年,楚平王贪恋女色,竟在奸臣费无忌怂恿下,将原来准备嫁给楚太子建的秦女收做妃子。费无忌因此得到了楚平王的欢心,但怕将来太子建继位以后对自己不利,便在楚平王面前诬陷楚太子建图谋不轨,想兴兵作乱。昏庸的楚平王竟然听信谗言,派人去诛杀太子建,并囚禁了太子的老师伍奢,骗杀了伍奢及长子伍尚。伍奢次子伍员(即伍子胥)逃往吴国。十年后,伍员帮助吴王阖庐打败了楚国,攻破了楚国郢都,这时楚平王已死,伍员为报冤杀父兄之仇,就挖开楚平王的坟墓,拖出他的尸体,鞭打了三百下,然后才住手。此典又作“鞭尸”。

【出典】:

史记》卷66《伍子胥列传》2176页:“乃掘楚平王墓,出其尸,鞭之三百,然后已。”

【例句】:

唐·李白《溧阳濑水贞义女婢铭》:“吴师鞭尸于楚国,(申)〔包〕胥泣血于秦庭。”

注释:(申)〔包〕:据《史记》卷66《伍子胥列传》:“包胥立于秦廷。”宜校改“申”为“包”字,较为准确。避免与其他类似名混淆。


猜你喜欢

  • 鹢退

    源见“六鹢风”。指遇风而退。清袁枚《净慈寺回舟湖中风雨暴作》诗:“小舟如鹢退,高浪比人长。”【词语鹢退】   汉语大词典:鹢退

  • 觳觫

    《孟子.梁惠王上》:“王坐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赵岐注:“觳觫,牛当到死地处恐貌。”后以“觳觫”借指牛。唐皎

  • 司马称好

    《世说新语.言语》:“南郡庞士元闻司马德操在颍川”南朝梁.刘孝标注引《司马徽别传》:“……有人以人物问徽者,初不辨其高下,每辄言佳。其妇谏曰:‘人质所疑,君宜辨论,而一皆言佳,岂人所以咨君之意乎?’徽

  • 清酒黄龙

    《后汉书.板楯蛮夷传》载:秦昭襄王时,有一白虎常从群虎出没秦 蜀 巴 汉等地,伤害千余人。昭王募国中有能杀虎的人,赏邑万家,金百镒。当时巴郡 阆中 夷人射杀白虎,因是夷人,不能加封,昭王就与其刻石盟要

  • 雉坛

    《仪礼.士相见礼》:“士相见之礼,挚,冬用雉。”郑玄注:“士挚用雉者,取其耿介,交有时,别有伦也。”后以“雉坛”指结交拜盟。清王夫之《六十初度答徐蔚子启》:“拜登不言颜甲,念雉坛之存者几人?”【词语雉

  • 花甲

    同“花甲子”。《西游记》二十回:“〔老者〕道:‘痴长六十一岁。’行者道:‘好,好,好!花甲重逢矣。’”【词语花甲】   汉语大词典:花甲

  • 茱囊

    同“茱萸囊”。明 郝明龙《九日》诗:“寂寞园林天宝后,道傍谁复问茱囊?”【词语茱囊】   汉语大词典:茱囊

  • 学颦

    同“学捧心”。清 周士琦《思佳客》词之一:“从来怕见初弦月,才学蛾眉便学颦。”【词语学颦】   汉语大词典:学颦

  • 掌上人

    同“掌中人”。清钱谦益《为陈伯玑题浣花君》诗之三:“生来形影镇相亲,画里春风掌上人。”

  • 悬圃

    《楚辞.天问》:“昆仑 县圃,其尻安在?”王逸注:“昆仑,山名也,其巅曰县圃,乃上通于天也。”《淮南子.览冥训》:“昆仑去地一万一千里,上有曾城九重。或上倍之,是谓阆风;或上倍之,是谓玄圃。”县,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