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意为没有过错的圣贤是没有的,凡是人都是要犯错误的。从而强调认识和改正错误的重要性。公元前607年,晋灵公骄奢淫佚,对人民大事搜刮以修建宫室,又从高台上用弹弓打人以取乐,还因烧制熊掌不熟杀掉了厨师,并使人抬着尸体过朝。赵盾、士季二人见状,入朝进谏。晋灵公见他们进来连忙说,我知道错了,马上就改。士季便叩头说:“作为人,谁没有过错?只要能改正错误,就是很好的了。《诗经》上说:‘君王向善,最初都能做到,而坚持一生的却很少。’您如真的改恶从善,不但使晋国群臣有了依赖,就是整个国家也能得到安定。”可是晋灵公只是口头上敷衍,实际行动则依然故我,终于众叛亲离,落得个被臣下杀死的下场。

【出典】:

左传·宣公二年》:“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夫如是,则能补过者鲜矣。君能有终,则社稷之固也,岂唯群臣赖之。”

【例句】: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曹世叔妻传》:“自非圣贤,鲜能无过。” 清·汤斌《汤子遗书·志学合约》:“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其他 圣贤,圣人和贤人,具有极高智慧和道德的人。孰,谁。普通人不是圣贤之人,谁能不犯过错。《三侠五义》119回:“大丈夫作事,焉有弃正道,愿归邪党的道理? 然而~……所以我等略施诡计,将兄诓到此地。”△多用于正确对待有过错者。→人非尧舜,谁能尽善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 人有失足,马有失蹄 ↔人皆可以为尧舜 十全十美 完美无缺。也作“人孰无过”。


【词语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成语: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汉语词典: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猜你喜欢

  • 攀槛

    同“朱云折槛”。清黄遵宪《京乱补述》诗之五:“裂麻要帝诺,攀槛碎臣头。”【词语攀槛】   汉语大词典:攀槛

  • 郢人斤斫

    同“郢匠挥斤”。唐刘禹锡《翰林白二十二学士见寄诗一百韵因以答贶》:“郢人斤斫无痕迹,仙人衣裳弃刀尺。”见“郢匠挥斤”。唐·刘禹锡《翰林白二十二学士见寄诗一百篇因以答贶》:“~无痕迹,仙人衣裳弃刀尺。”

  • 孟宗哭竹

    同“孟宗泣笋”。鲁迅《且介亭杂文.难行和不信》:“中国是改革过的了,孩子们当然早已从‘孟宗哭竹’、‘王祥卧冰’的教训里脱出。”【典源】 《太平御览》 卷九六三引晋·张方《楚国先贤传》:“孟宗字恭武,至

  • 式型

    《诗.周颂.我将》:“仪式刑文王之典,日靖四方。”朱熹集传:“仪、式、刑,皆法也……言我仪式刑文王之典,以靖天下。”刑,通“型”。后因以“式型”谓效法。清颜元《存学编.性理评》:“考其实,及门诸公不知

  • 终军志

    源见“终军弃?”。指建功立业的大志。唐李咸用《边城听角》诗:“未遂终军志,何劳思故乡?”

  • 黄河清

    《易乾凿度》(按:《乾坤凿度》为《易纬》八种之一,分“乾凿度”和“坤凿度”二卷):“圣人受命,瑞应先见于河,河水先清,清变白,白变赤,赤变黑,黑变黄。各三日。”黄河水平日浑浊,难见有水清之日。古人以黄

  • 学深二酉

    源见“书通二酉”。形容读书很多,学识渊博。清毛奇龄《金匮仙人歌赠陈子太士》:“学深二酉通九渊,梦随鸿术游钧天。”

  • 床头毡

    同“青云故物”。明高启《暮春次韵僧怀德见贻》:“床头毡与青山旧,门外车随白日新。”

  • 五月渡泸

    三国蜀.诸葛亮《前出师表》:“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后出师表》:“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并日而食。

  • 鲁麟涕泣

    源见“绝麟”。喻生不逢时,理想、抱负不能实现。明吴廷翰《挽刘南淙舅》诗之一:“鲁麟涕泣伤吾道,庄蝶飘摇悟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