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春来北雁南归,而人归反落在雁后,入春百花争发,而乡思的萌发更在花前。 描写游子春日思归之辞。语出隋.薛道衡《人日思归》:“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宋.贺铸《临江仙.人日席上作》:“未是文园多病客,幽襟凄断堪怜,旧游梦挂碧云边。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春来北雁南归,而人归反落在雁后,入春百花争发,而乡思的萌发更在花前。 描写游子春日思归之辞。语出隋.薛道衡《人日思归》:“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宋.贺铸《临江仙.人日席上作》:“未是文园多病客,幽襟凄断堪怜,旧游梦挂碧云边。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晋书.羊祜传》:“会秦凉屡败,祜复表曰:‘吴平则胡自定,但当速济大功耳。’而议者多不同,祜叹曰:‘天下不如意,恒十居七八,故有当断不断。天与不取,岂非更事者恨于后时哉!’”晋将羊祜平吴大计一时得不到
《易.乾》:“云从龙,风从虎。”孔颖达疏:“虎是威猛之兽,风是震动之气,此亦是同类相感。故虎啸则谷风生,是风从虎也。”比喻英杰得时奋起,四方风从,如风虎相感。汉王褒《圣主得贤臣颂》:“虎啸而谷风冽,龙
源见“夫子梦奠”。指贤人或贵人去世。《北史.薛辩传》:“裕曰:‘近梦,恐有两楹之忧。’”
同“毛子檄”。清 叶申芗《沁园春.送秦馥堂司马领连》词:“羡禄养承欢,捧束毛檄;弱龄作宰,栽遍潘花。”
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韩愈传》附《贾岛》:“岛字浪仙,范阳人,初为浮屠,名无本。……愈怜之,因教其为文,遂去浮屠,举进士。当其苦吟,虽逢值公卿贵人,皆不之觉也。一日见京兆尹,跨驴不避,呼诘之,久乃
同“九日落”。清 丘逢甲《禽言》诗之二:“手无后羿弓,安得九乌落?”
源见“坐井观天”。比喻见闻不广,学识不博。亦用为谦词。元周德清《一枝花.遗张伯元》套曲:“向管中窥豹那知外,坐井底观天又出来。”
同“槎客”。唐骆宾王《代女道士王灵妃赠》诗:“寄语天上弄机人,寄语河边值查客。”
《孟子.梁惠王下》:“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后因以“鳏寡孤独”泛指没有劳动力而独居无依靠的人。《新唐书.刘蕡传》:“鳏寡孤独不得存,老幼
汉代王褒《圣主得贤臣颂》:“若尧、舜、禹、汤、文、武之君,获稷、契、皋陶、伊尹、吕望之臣,明明在朝,穆穆列布,聚精会神,相得益章。”章:通“彰”。本谓主明臣贤,相互配合。相互协助,成绩就更加显著。后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