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人亡政息

人亡政息

礼记.中庸》:“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本指为政在于人,得其人则政行,不得其人则政废。后来将“亡”作死亡解。“人亡政息”,则指执政者死去,其所行之政亦止息。“人存政举”与“人亡政息”意思相反相成。


并列 指贤明的执政者不在位或死去,完善的政策措施也遭到废弃。语本《礼记·中庸》:“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孔颖达疏:“若位无贤臣,政所以灭绝也。”[例]~在封建社会是常有的。△贬义。多用于国家政治。 →人亡邦瘁 ↔人存政举


【词语人亡政息】  成语:人亡政息汉语词典:人亡政息

猜你喜欢

  • 月无忘其所能

    每月不要忘记自己所学会的东西。 意谓勤于学习。语出《论语.子张》:“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己矣。’”唐.吴兢《贞观政要.规谏太子》:“览圣人之遗教,察既往之行事,日知其所不足

  • 兔辉

    源见“玉兔”。指月光。唐黄颇《闻宜春诸举子陪郡主登河梁玩月》诗:“虹影迥分银汉上,兔辉全写玉筵中。”【词语兔辉】   汉语大词典:兔辉

  • 咄咄书空

    源见“殷浩书空”。形容失意、懊恨之态。宋王楙《野客丛书.殷浩失望》:“浩之出,不惟一事无立,而丧师辱国,殆有甚焉。朝野于是大失所望,削爵贬窜,固其宜也,而咄咄书空,不能自遣。”章炳麟《梁园客》诗自注:

  • 同根

    源见“七步成诗”。喻指兄弟。郭孝成《四川光复记》:“若今概不分别汉人投旗军之由来,而加杀害,何异煮豆之诗而摧残同根者也。”【词语同根】   汉语大词典:同根

  • 乞墦祭

    同“乞墦”。宋陆游《新秋感事》诗:“强颜未忍乞墦祭,积毁仅逃输鬼薪。”

  • 康歌

    同“康哉之歌”。《北齐书.崔伯谦传》:“卿骋足瀛部,已著康歌,督府务殷,是用相授。”《隋书.食货志》:“禹制九等而康歌兴,周人十一而颂声作。”【词语康歌】   汉语大词典:康歌

  • 凿壁生

    源见“凿壁偷光”。指家贫苦读的学生。宋陈师道《简令由司理》诗:“居连里巷室连甍,多谢能容凿壁生。”【词语凿壁生】   汉语大词典:凿壁生

  • 胡越起毂下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常从上至长杨猎(上,汉武帝;长杨,指盩厔县东南之长杨宫,有苑囿,是汉皇狩猎之所),是时天子方好自击熊彘,驰逐野兽,相如上疏谏之,其辞曰:‘……今陛下好陵险阻,射猛兽,卒然遇轶

  • 暗投

    同“明珠暗投”。唐宋之问《和姚给事寓直之作》:“暗投空欲报,下调不成章。”【词语暗投】   汉语大词典:暗投

  • 黄雀徙巢

    《汉书.五行志中之上》:“成帝时歌谣又曰:‘邪径败良田,谗口乱善人。桂树华不实,黄爵巢其颠。故为人所羡,今为人所怜。’桂,赤色,汉家象。华不实,无继嗣也。王莽自谓黄象,黄爵巢其颠也。”西汉末年汉成帝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