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五噫歌

五噫歌

后汉书.梁鸿传》:“〔梁鸿〕因东出关,过京师,作《五噫之歌》曰:‘陟彼北芒兮,噫!顾览帝京兮,噫!宫室崔嵬兮,噫!人之劬劳兮,噫!辽辽未央兮,噫!’肃宗闻而非之,求鸿不得。乃易姓运期,名燿,字侯光,与妻子居齐 鲁之间。”“五噫歌”原为诗歌篇名。今诗五句,句末均有“噫”字,故称。噫,叹词。诗中表达对最高统治者奢侈的愤慨和对人民劬劳的同情。后用为慨叹国事、批评朝政之典。宋李纲《江城子》词:“试作《五噫》歌汉室,从隐遁,作梁鸿。”沈石厉《月旦》诗之三:“昔诵梁家《五噫歌》,桂姜品性百年无。”


【典源】 《后汉书·逸民列传·梁鸿传》:“ (梁鸿) 居有顷,妻曰:‘常闻夫子欲隐居避患,今何为默默? 无乃欲低头就之乎?’鸿曰:‘诺。’乃共入霸陵山中,以耕织为业,咏《诗》、《书》,弹琴以自娱。仰慕前世高士,而为四皓以来二十四人作颂。因东出关,过京师,作《五噫之歌》曰:‘陟彼北芒兮,噫!顾览帝京兮,噫! 宫室崔嵬兮,噫! 人之劬劳兮,噫! 辽辽未央兮,噫!’肃宗闻而非之,求鸿不得。”

【今译】 后汉梁鸿字伯鸾,是隐居的高士,娶孟光为妻后,过了一段时间,孟光说:“常听说夫子想要隐居避患,现在为什么不提这事?难道要低头屈从了吗?”梁鸿说:“好的。”于是一起入霸陵山中隐居,男耕女织为生,读书弹琴来自娱。梁鸿仰慕前世的高士,为汉初四皓以来二十四人作颂。后东行出关,路过京城洛阳,作《五噫之歌》:“登上北芒山啊,噫! 回头眺望帝京啊,噫! 宫殿崔嵬啊,噫! 百姓多么辛劳,噫! 辽阔广远啊,噫!”汉帝听到后很不高兴,搜寻梁鸿不得。

【释义】 后以此典表示隐退离去。

【典形】 伯鸾歌、赋五噫、览帝京、五噫、五噫处士、五噫鸾、五噫逐梁鸿、五噫归赋。

【示例】

〔伯鸾歌〕 金·元好问 《出都》:“汉宫曾动伯鸾歌,事去英雄可奈何。”

〔赋五噫〕 宋·陆游《秋思》之二:“平生许国今何有,且拟梁鸿赋五噫。”

〔览帝京〕 唐·杨炯《大周明威将军梁公神道碑》:“鸿以抗节遐征,览帝京而有作。”

〔五噫〕 唐·李白 《经乱离后天思流夜郎》:“儿戏不足道,五噫出西京。”

〔五噫处士〕 宋·苏轼《和邵同年戏赠贾收》之二:“五噫处士大穷约,三赋先生多诞夸。”

〔五噫鸾〕 宋·苏辙《次韵子瞻送范景仁》:“归休三黜柳,赋咏五噫鸾。”


【词语五噫歌】   汉语词典:五噫歌

猜你喜欢

  • 题诗刻烛

    源见“击钵催诗”。指比试限时成诗。宋韩元吉《念奴娇.次陆务观见贻念奴娇韵》词:“春水移船花似雾,醉里题诗刻烛。”

  • 石丈

    宋叶梦得《石林燕语》卷十:“米芾诙谐好奇……知无为军,初入州廨,见立石颇奇,喜曰:此足以当我拜。遂命左右取袍笏拜之,每呼曰‘石丈’。”后用为奇石的代称。清诸九鼎《石谱.墨竹石》:“既对此君,复近石丈。

  • 低首俯心

    见“低首下心”。【词语低首俯心】  成语:低首俯心汉语大词典:低首俯心

  • 青目

    同“青眼”。唐杨炯《祭汾阴公文》:“参两宫而承顾盼兮,历二纪而洽恩荣。郭有道之青目兮,蔡中郎之下迎。”【词语青目】   汉语大词典:青目

  • 待宾截发

    同“剪发待宾”。元谭处端《酹江月.题酒》词:“东里死生俱忘,待宾截发,陶母款贤友。”【词语待宾截发】   汉语大词典:待宾截发

  • 绛帷

    同“绛帐”。《随园诗话补遗》卷一引清 吴蕙诗:“有志红窗学咏诗,绛帷深幸侍良师。”陈家庆《送天梅先生南旋》诗:“安得绛帷称弟子,追随远道执吟鞭。”【词语绛帷】   汉语大词典:绛帷

  • 差之毫厘,缪以千里

    同“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论语.先进》“过犹不及”宋朱熹集解:“夫过不及,均也。差之毫厘,缪以千里。”见“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词语差之毫厘,缪以千里】  成语:差之毫厘,缪以千里

  • 荀令衣香

    同“荀令香”。清 黄鷟来《朝阙楼》诗:“郑公宅坏空遗笏,荀令衣香欲染松。”【词语荀令衣香】  成语:荀令衣香汉语大词典:荀令衣香

  • 辅车鼎足

    同“辅车之势”。南朝 宋鲍照《河清颂》:“辅车鼎足,槃石虎牙,世匹周室,基永汉家。”

  • 邓通钱

    源见“邓家铜山”。指多钱,豪富。明高濂《玉簪记.占儿》:“能知《周易》理,能撰邓通钱。”【词语邓通钱】   汉语大词典:邓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