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二疏挂冠

二疏挂冠

同“二疏还乡”。唐护国《归山作》诗:“四皓将拂衣,二疏能挂冠。”


猜你喜欢

  • 吴市吹箫

    《史记.范睢蔡泽列传》:“伍子胥橐载而出昭关,夜行昼伏,至于陵水(陵水即栗水),无以糊其口,膝行蒲伏,稽首肉袒,鼓腹吹篪(篪,音chí,古代一种竹管制成的横吹乐器。),乞食于吴市,卒兴吴国,阖闾为伯(

  • 悬鹑

    《荀子.大略》:“子夏贫,衣若悬鹑。”鹌鹑毛斑烂而尾秃,象补绽百结。后因以“悬鹑”比喻衣裳褴褛,破烂不堪。唐.白行简《李娃传》:“被布裘,裘有百结,褴褛如悬鹑。”宋.赵蕃《大雪》诗:“鹑衣百结不蔽膝,

  • 泽畔行吟

    指屈原在水边吟咏诗文。后以此典表现吟咏诗歌,多指在落魄失意或遭贬黜之时;或比喻臣子被放逐边地。楚国屈原在楚怀王时任左徒(参预政事,起草诏令,职位重要)、三闾大夫(掌议论,备顾问)。主张彰明法度,举贤授

  • 寒玉

    因为玉质寒冷,所以称玉为“寒玉”。唐代白居易《苦热中寄舒员外》诗:“角枕截寒玉。”又用来比喻清冷之物。唐代李贺《江南弄》诗:“江上团团帖寒玉。”喻月。李群玉《引水行》:”一条寒玉走秋泉。”喻水。宋代王

  • 卢绾须征

    《汉书.卢绾传》:“汉既斩豨,其禅将降,言燕王绾使范齐通计谋豨所。上使使召绾,绾称病。……又得匈奴降者,言张胜亡在匈奴,为燕使。于是上曰:‘绾果反矣!’使樊哙击绾。”绾,音wǎn。汉人卢绾曾跟随刘邦起

  •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文:文华,文采。质:质朴,朴实。彬彬:指文质配合恰当。 文华质朴配合得宜,才能成为君子。语出《论语.雍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唐.孙虔礼《书谱》:“贵能古不乖时,今不同

  • 邪径败良田,谗口乱善人

    邪:通“斜”。败:坏。 歪斜的小路会把良田破坏,毁谤的语言会使好人受屈。语出《汉书.五行志中》:“成帝时,歌谣又曰:‘邪径败良田,谗口乱善人。桂树华不实,黄爵巢其颠。故为人所羡,今为人所怜。’”《旧

  • 博学于文

    文:指文献。 广泛地学习文献。 孔子教人学习之语。语出《论语.颜渊》:“子曰:‘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清.顾炎武《与友人论学书》:“博学于文,行己有耻,自一身以至天下国家皆学之事

  • 握铅抱椠

    源见“怀铅提椠”。指勤于写作。清冯桂芬《苏州试院记》:“同治初元……勘定苏州,复次第削平常、镇、湖、嘉诸郡县,千里敉安,握铅抱椠之士散之四方者,至是咸归里。”【词语握铅抱椠】  成语:握铅抱椠汉语大词

  • 不二法门

    《维摩诘经.入不二法门品》:“如我意者,于一切法无言无说,无示无识,离诸问答,是为入不二法门。”“不二法门”,原为佛家语。谓修行入道有八万四千法门,不二法门在诸法门之上,能直见圣道,不可言传。后用以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