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东路角巾

东路角巾

同“角巾东路”。宋王安石《全椒张公有诗在北山西庵僧者墁之怅然有感》诗:“东路角巾非故约,西州华屋漫修椽。”


【词语东路角巾】   汉语词典:东路角巾

猜你喜欢

  • 谷陵

    同“陵谷”。清魏源《岱山经石峪歌》:“只恐大地殊谷陵,此石泐坏终难凭。”【词语谷陵】   汉语大词典:谷陵

  • 升没

    《论语.阳货》:“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后因以“升没”指一周年。南朝 宋颜延之《除弟服》诗:“升没淹期晦,洒扫易礼容。”【词语升没】   汉语大词典:升

  • 溺儒冠

    《史记.郦食其传》:“骑士曰:‘沛公不好儒,诸客冠儒冠来者,沛公辄解其冠,溲溺其中。与人言,常大骂。……’”汉高祖不欢迎儒生,如果来客戴的是儒生帽子,汉高祖就把儒生帽子拿来,当尿盆用。后因用为轻视儒生

  • 昆仑

    源见“盗妾昆仑”。指昆仑奴磨勒,借指热心助人婚事者。明 王錂《春芜记.说剑》:“你看他乘云驾雾凭虚走,早把那昆仑秘术来传受。”清顾彩《髯樵传》:“女泣如雨,诉失身状,愿公为昆仑。”【词语昆仑】   汉

  • 邻女詈人

    《战国策.秦策一》:“楚人有两妻者,人誂其长者,长者詈之;誂其少者,少者报之。居无几何,有两妻者死,客谓誂者曰:‘汝取长者乎?少者乎?’曰:‘取长者。’客曰:‘长者詈汝,少者报汝;汝何为取长者?’曰:

  • 令原之痛

    源见“鹡鸰在原”。指因兄或弟去世而引起的痛苦心情。清 姚衡《寒秀草堂笔记.宾退杂识》:“此册乃伯兄圣常物,细书皆兄手迹。先公尝取而置诸案头,有讹则正之。其有当于理,则加圈点,此则公之手笔也。遗编犹在,

  • 西门豹投巫

    战国魏文侯时西门豹为邺令,邺俗信巫,每年收敛钱财,选择民女,投于河中,为河伯娶妇。西门豹就任后,到为河伯娶妇时,故意说女子不好看,令大巫通报河伯,改期娶妇。接连将大巫及弟子三人、三老一人投入河中,使廷

  • 管宁帽

    同“管宁皂帽”。清黄宗羲《明儒学案.白沙学案下》:“平居管宁帽,朱子深衣,入夜不违。”

  • 蘋蘩

    《左传.隐公三年》:“蘋蘩蕰藻之菜……可荐于鬼神,可羞于王公。”后因以“蘋蘩”泛指祭品。唐杜牧《闻开江相国宋下世》诗之二:“月落清湘棹不喧,玉杯瑶瑟奠蘋蘩。”《诗.召南.采蘩序》:“《采蘩》,夫人不失

  • 文章泰山

    同“文章山斗”。宋辛弃疾《太常引.寿涧南》词:“今代又尊韩,道吏部、文章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