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不作无益害有益

不作无益害有益

不做无益的事来妨害有益的事。 古人反对“玩物丧志”,认为娱情于自然风光、服用器物,是做无益之事而妨害正事。语出《书.旅獒》:“玩人丧德,玩物丧志,志以道宁,言以道接,不作无益害有益,功乃成。”唐.吴兢《贞观政要.俭约》:“朕今欲造一殿,材木已具,远想秦皇之事,遂不复作也。古人云:‘不作无益害有益’。”宋.吕蒙正《大宋重修兖州文宣王庙碑铭》:“凡明君之作事也,不为无益害有益。”也引作〔作无益害有益〕。明.余继登《典故纪闻》卷二:“太祖谓侍臣曰:‘废万机之务而用心于此,所谓作无益而害有益也。’”明.谭元春《哭徐乾之文》:“人又言曰:‘子作无益害有益,贵异物,贱用物。’”


猜你喜欢

  • 九鼎沦泗

    指周朝传国宝九鼎中之一只,沉落在彭城(今江苏徐州)下的泗(sì四)水中。战国末年,秦朝灭了周朝,周朝九只宝鼎归属了秦朝。有人说宋国的太丘(今河南永城西北)社坛沦陷时,宝鼎沉没在彭城下的泗水中。秦始皇巡

  • 散樗

    源见“樗栎”。不成材的樗木。比喻无用之人。常用作自谦之词。唐虞世南《奉和幸江都应诏》“多幸沾行苇,无庸类散樗。”【词语散樗】   汉语大词典:散樗

  • 刻画无盐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轻诋》:“庾元规语周伯仁:‘诸人皆以君方乐。’周曰:‘何乐,谓乐毅邪?’庾曰:‘不尔,乐令耳。’周曰:‘何乃刻画无盐,以唐突西子也。’”无盐,古代传统中的丑女。西施,传说中

  • 履凫仙令

    源见“王乔凫舄”。美称县官。清 朱尊彝《送张嵋穿淄川》诗:“相送履凫仙令去,恣听骖筿短童歌。”

  • 燕骨

    源见“千金市骨”。比喻贤士。宋梅尧臣《吴冲卿王平甫作诗见寄答之》诗:“老马力尽道路长,岂若壮骥思腾骧。项穷临流叹不尽,燕骨埋没庸可伤。”【词语燕骨】   汉语大词典:燕骨

  • 戴帽饧

    《隋书.梁彦光传》载:梁彦光先“以静镇之”,治岐州,有政绩,再依旧法治邺都不能理化,被罢官。后又“拜赵州刺史,彦光言于上曰:‘臣前待罪相州,百姓呼为戴帽饧。臣自分废黜,无复衣冠之望,不谓天恩复垂收采,

  • 移宫

    晚明三案之一。泰昌元年(1620年),明光宗死,其子朱由校(熹宗,年号天启,1620——1627年在位)当立,抚养他的李选侍(光宗宠妃)与心腹宦官魏忠贤想利用熹宗年幼的机会,把持朝政,便据占乾清宫,不

  • 五十功名

    源见“买臣采樵”。谓大器晚成。清吴伟业《过朱买臣墓》诗:“行年五十功名晚,何似空山长负薪?”

  • 壁书

    同“壁经”。清方东树《汉学商兑》卷中之下:“所谓书孔氏者,必是壁书本来字体如此。”【词语壁书】   汉语大词典:壁书

  • 属国餐毡

    同“属国吞毡”。宋陆游《雪中作》诗:“属国餐毡真强项,翰林煮茗自风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