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

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

文:文字。辞:词语。志:作者原意 不要拘于文字而误解词句,也不要拘于词句而误解原意。 意谓读书要善于体会作者的本意,不可拘泥于某些文辞。语出《孟子.万章上》:“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清.李渔《闲情偶寄.颐养部.疗病第六》:“凡阅是编者,理有可信则存之,事有可疑则阙之,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是所望于读笠翁之书者。”《镜花缘》一七回:“多九公道‘凡言诗,总要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方能体贴诗人之意。’”


猜你喜欢

  • 孔子断粮

    《史记.孔子世家》:“孔子迁于蔡三岁,吴伐陈。楚救陈,军于城父。闻孔子在陈、蔡之间,楚使人聘孔子。孔子将往拜礼,陈、蔡大夫谋曰:‘孔子贤者,所刺讥皆中诸侯之疾。今者久留陈、蔡之间,诸大夫所设行皆非仲尼

  • 望铜台

    《文选》卷六十晋.陆士衡(机)《吊魏武帝文序》:“见魏武帝《遗令》……又曰:‘吾婕妤妓人,皆铸铜爵台。于台堂上,施八尺床繐帐,朝晡上脯糒之属,月朝十五,辄向帐作妓。汝等时时登铜爵台,望吾西陵墓田。’”

  • 毁方

    源见“毁方瓦合”。谓毁弃立身行事的准则。明文徵明《周康僖公传》:“事有义命,毁方以求济,如义何?”【词语毁方】   汉语大词典:毁方

  • 声臭

    《诗.大雅.文王》:“上天之载,无声无臭。”郑玄笺:“耳不闻声音,鼻不闻香臭。”原指声音与气味,后比喻名声或形迹。唐元稹《沂国公魏博德政碑》:“铭之戒之,以永声臭。”【词语声臭】   汉语大词典:声臭

  • 斫被

    《世说新语.德行》:“王祥(字休徵,琅邪临沂人)事后母朱夫人(祥父融娶高平薛氏生祥,后续庐江朱氏,生览)甚谨。家有一李树,结子殊好,母恒使守之。时风雨忽至,祥抱树而泣(梁刘孝标注引萧广济《孝子传》:“

  • 然犀

    同“然犀角”。清严绳孙《烟雨渡江》诗:“我欲然犀照幽渚,梦魂犹自怯潺湲。”黄人《〈小说林〉发刊词》:“或墨驱尻马,贡殊域之瓌闻;或笔代然犀,影拓都之现状。”【词语然犀】   汉语大词典:然犀

  • 凌云健笔

    凌(líng灵)云:直上云天;升向空中。此典指司马相如善于用笔写文章,使人读后如遨游天空。后以此典称颂文笔纵横,才气非凡。司马相如进献《大人赋》之后,汉武帝阅览大为高兴,飘飘然有直上云天之气概,好像遨

  • 眩碧成朱

    源见“看朱成碧”。比喻颠倒是非。明屠隆《綵毫记.知幾引退》:“宫闱萋菲,眩碧成朱,圣主应投杼。”兼语 夸耀碧的说成朱的。比喻颠倒是非。明·屠隆《彩毫记·知畿引退》:“宫闱萎菲,~,圣主应投杼。”△常用

  • 射天狼

    《楚辞.九歌.东君》:“举长矢兮射天狼。”王逸注:“天狼,星名,以喻贪残。”洪兴祖补注:“狼一星在东井南,为野将,主侵掠。”以射天狼星喻说诛灭贪残的之人或凶残的敌寇。宋.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词:“

  • 正鹄

    古代称箭靶的中心。古代射箭时,设箭靶为目标,正是布上画鸟为靶,鹄是以鹄鸟皮为靶。《礼记.中庸》:“子曰:‘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郑玄注:“画布曰正,栖皮曰鹄。”皆射之的也。后来也泛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