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俛首帖耳”条。见“垂首帖耳”。《聊斋志异·马介甫》:“万石不言,惟~而泣。”【词语伏首帖耳】 成语:伏首帖耳
源见“百万呼卢”。形容赌注极大或举动非同一般。《醉醒石》七回:“到那赌,刘毅一掷百万,是顷刻间可以破家的。”述补 指赌博时下注数目极大。亦用以形容任意挥霍。《晋书·袁耽传》:“就局十万,~。”《醉醒石
《孟子.离娄下》:“徐子曰:‘仲尼亟称于水,曰“水哉,水哉!”何取于水也?’孟子曰:‘源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百后进,放乎四海。有本者如是,是之取尔。苟为无本,七八月之间雨集,沟浍皆盈;其涸也,可立而
参见:逆鳞
见〔鼓钟于宫,声闻于外〕。【词语声闻于外】 成语:声闻于外
如狼之暴。形容酷吏。汉代王褒《四子讲德论》:“处位而任政者,皆短于仁义,长于酷虐,狼挚虎攫,怀残秉贼。其所临莅,莫不肌栗慑伏。”挚:通“鸷”,凶猛。攫:夺取。
源见“名落孙山”。谓考试应中的未中,该录取的未录取。清蒲松龄《广额》之三:“颠倒孙山,买春钱空烦良友。”
投,置:放。安置在闲散的位子上,指担任不重要的工作或不担任工作。唐代韩愈《进学解》:“投闲置散,乃分之宜。”分( ㄈㄣˊ fén 忿):本分。宜:应该。并列 投,放。置,安置。闲散,清闲少事。置于
又作“营私舞弊”。营:钻营;谋求。私:私利。弊:弊病;有害之事。为谋求私利,而干出很多违法的坏事。顺治十八年(1661年),清世祖在遗诏中指出:祖宗创建国家大业以来,不曾信任重用太监,况且明朝亡国,也
宋欧阳修《〈梅圣俞诗集〉序》:“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夫岂然哉!盖世所传诗者,多出於古穷人之梓也……盖愈穷则愈工。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旧时谓文人越困穷不得志,写出的诗文越好。宋苏轼《答钱